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也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单纯的多动症仅占1/3,高达85%的多动症至少共患一种精神障碍,约6o%的患者共患有两种精神障碍。
所谓共患病是指一个儿童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疾病或障碍。可以同时或先后出现。
多动症常见的共患病
(1)对立违抗障碍:孩子常出现不服从、对抗、消极、易激惹、敌对和报复行为等;
(2)品行障碍∶经常反复说谎、打架、逃学、破坏行为、虐待他人或小动物等;
(3)抑郁障碍∶持续出现的情绪低落、失眠、发脾气、情绪不稳定,食欲减退等表现;
(4)焦虑障碍:常表现为过度担心、坐立不安、紧张、拒绝上学、身体不适、睡眠不安等;
(5)学习障碍:常表现为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阅读、书写、计算能力差而智力正常的儿童;
(6)抽动障碍:常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突然的、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运动,如挤眉眨眼、出怪相、摇头、耸肩等,也可出现反复咳嗽,清嗓子、叫喊、发怪声、骂人等发声行为。
有共患病的患儿其预后比单纯的多动症更差,对社会、家庭和儿童的危害也更大。更需要及时有效和长期治疗。
多动症患儿各年龄阶段的表现特点?
多动症各年龄阶段表现各不相同,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并与同年龄孩子相比较,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
1.新生儿期:多有易哭闹、易兴奋、难哄睡、夜哭、易惊醒、惊跳等。
2.婴儿期:约30%的多动症患儿出生后就显得多动,不安宁,会走即跑,易摔倒,容易发脾气,易激惹,常任性不听话,睡觉少,家长抱怨孩子难带养。
3.幼儿期:约半数以上多动症患儿在此阶段表现与其他小孩不同,表现的特别淘气好动,乱跑,一刻不停,易受伤害,不听家长的话,难管教,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片刻做好一件事情。由于多动不宁,家长很难安排好进食和睡眠活动。
4.学龄前期:可表现为在幼儿园淘气好动,精力特别旺盛,老是管不住自己,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事,不服管,做事不专心,不认真,好招惹小朋友,是老师眼里的麻烦孩子。
5.学龄期:症状比较典型了,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多动症会影响学习,上小学后要求孩子控制力提高了,需要能静坐,要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学校里与同学友好相处,这对多动症的孩子是有困难的,也给老师教学带来困难。往往成为老师告状的对象。
6.青春期:进入初中后,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会有所好转,好像变得听话”了,其实症状只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注意力不集中仍然突出,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任务,学习大多跟不上,情绪也更加不稳定,同学关系差,容易出现厌学,自卑,更易出现各种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强迫及双相障碍。
7.成年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完成学业,工作效率低,计划性差,职业和婚姻状况不稳定,情绪控制力差,人际交往差,更易参与*博、酗酒,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多动症治疗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多动症的治疗采用个体化的、长期的综合治疗模式,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是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会存在许多误区,以致延误了孩子的治疗,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需要药物治疗
许多家长认为,多动症只要抓教育就可以了,不需要药物治疗。其实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孩子自己在行为方面无法控制,影响不单单是孩子本身,还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研究证明,非药物治疗的效果是很有限的,不能解决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对该病的应采取综合治疗。而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部分,如果孩子病情很重,而没有用药物治疗的话,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交往及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治疗只是医生的事情
有部分家长认为多动症的治疗只是医生的事情,这是相当不正确的。其实,小儿多动症的治疗需要多方位的努力,其中,家长和老师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更大,因为在一天的生活中,老师和家长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他们可以根据科学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面对多动症孩子,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态度比方法重要,爱心比管教重要。家长决定了孩子的治疗效果,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是主角,医生是配角。
(3)不坚持药物治疗
许多家长认为精神类药物治疗的*性很大,总怕给孩子吃傻了,吃呆了,不长个了.....因此不能坚持长期服药治疗。往往服药一段时间就自行停药了,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只是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已。目前治疗多动症一线用药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轻的。发生率在10-20%左右。由于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病,其危害要比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得多,所以更需要坚持长期药物治疗。
(4)治疗期间不定期复查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医院复查,这样能便于医生了解孩子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治疗,同时也能客观评估孩子病情,避免家长主观臆断。这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容易被家长忽略的问题。通常服药的孩子,家长可以医院一次,孩子可以3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
孩子得了多动医院进行诊治,病程多在3-4年才来就诊,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这样的结果与家长对多动症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怎样去早期发现呢?
这里告诉家长要观察的一些问题。
(1)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是否在幼儿园或小学出现?
(2)这些行为是否比其他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发生的更频繁、更严重?
(3)这些行为是否持续存在(至少6月以上)并难以控制和改变?
(4)这些行为是否发生在多个场合而不只发生在一个地方?
(5)这些行为是否明显导致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如果以上五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多动症,需要及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