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爱彼迎死了,伪民宿还活着
TUhjnbcbe - 2023/2/6 18:44:00

没了真正的“民”居,今天的民宿还剩下什么?/爱彼迎宣传视频截图

爱彼迎死了,伪民宿还活着。5月24日,Airbnb(爱彼迎)宣布,即将关闭中国大陆的房源及其他服务,只保留出境游的民宿服务。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全球最大的民宿短租平台黯然离场,民宿还是一门好生意吗?一种主流的声音是:我们根本不需要Airbnb,我们有更好的民宿平台,而它在中国的“出局”早已成为必然。

的确,从年进*中国市场后,Airbnb从不缺乏竞争对手,不仅小猪、蚂蚁、途家等专业民宿平台推出了更本土化的民宿模式,就连国内最大的旅行综合类服务平台,如携程、去哪儿,也马不停蹄地插足民宿业务。Airbnb佛系的管理方式,让它在飞速更迭、瞬息万变的国内互联网行业,显得不伦不类。

很快,民宿如愿以偿地成为酒店的重要替代品——更平价,更多元,居住方式也更为灵活。

然而,民宿遍地开花的另一面是,Airbnb最初所推广的民宿理念其实始终没有被国人接纳。作为世界共享经济的元老级公司,Airbnb的初衷是能让更多人利用起自家的闲置房屋,为旅行者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落脚点,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实现房东与房客的双赢。

与素昧平生的主人同吃同住,是与五湖四海的旅人相聚一起、谈天说地。

和酒店的“纯商业属性”有所不同,民宿是“民”与“宿”的结合,其背后最重要的理念是“人”,是房客与房东之间的真实联结与情感碰撞,是与素昧平生的主人同吃同住,是与五湖四海的旅人相聚一起、谈天说地。

但国内的主流民宿平台,却在发展过程中第一时间抽掉了“人”的部分——房东隐身幕后,房源被第三方经营公司直接管理。民宿衍生成了一种平替版酒店,充斥着千篇一律的网红装修风格。

人们越来越难从民宿中感受到人情与家的味道。

Airbnb曾经如此定位:“让人感觉在这个城市过日子,体验没有滤镜的本地生活。”但如今的中国民宿市场,却只剩下滤镜了。

人们越来越难从民宿中感受到人情与家的味道。/小红书

石比利

消失的房东

“我住民宿的快乐,有一半都是房东给的。”

年,读大三的阿萨前往云南大理,碰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房东。房东是一个职业插画家,腼腆的外表下有一颗天马行空的大脑,家里摆着他的各种绘画作品和装置,还有一只高冷的波斯猫和一只粘人的布偶猫。

房东喜欢研究海洋生物,那些夜晚,房东给阿萨讲述了很多关于海怪的故事。后来,阿萨收到了来自房东的一幅印制版画,才发现自己成了房东作品里的一条人鱼。

在Airbnb进入中国的最初几年,人们总是能遇到一些令人惊喜的房东。即使是那些做着最普通、最平常工作的人们,也总能给旅客提供意想不到的善意。最早一批做民宿房东的人,他们中有不少是自由职业者,开放、好客、世界主义,能和陌生人喝酒至深夜,不介意交换彼此的见闻与生活技艺。

阿萨收到了来自房东的一幅印制版画,才发现自己成了房东作品里的一条人鱼。/一休图

房东,曾是民宿的灵*角色。可以说,民宿中独一无二的体验,都是由他们创造的。

怎么搭乘交通工具?住址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哪些景点会踩雷?当地的历史文化如何,有什么民俗禁忌?这些基础的玩乐信息,都可以从房东那里直接获取。

还有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房东的帮助。曾有报道说,一个去日本看演唱会的年轻人,最终是通过Airbnb的房东才买到了票;有的国际学生不知道如何报名上学,房东索性开车带同学去报到;如果幸运的话,你的房东还可能会给你推荐工作,或者告诉你他所在行业的内部情况。

《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位记者曾记录了她与那些Airbnb房东之间的有趣故事,其中,有房东帮她做翻译,介绍采访对象,还在某个狂欢节上带她逃离了惊险的犯罪现场。他们为匆忙的旅人创造了融入一座城市的纽带。

在曾经的民宿网站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介绍:“家一般的体验。”家,不仅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提供情感上的归属。在Airbnb的预定网站上,是否包含早餐曾经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如果有早餐,常常意味着打开冰箱,就有随时可取的牛奶、面包、水果,或是能吃到房东亲手烹饪的本地特色早餐。

房东为匆忙的旅人创造了融入一座城市的纽带。/《森林民宿》

正是Airbnb曾经强调民宿的“人情味”与“归属感”,让它和酒店拉开了距离——通过与具体的人产生联结,才能获得一段不可复制的旅程经历。而这些体验,是无法通过金钱、货币购买与衡量的。

在当下人均“社恐”的原子化世界里,Airbnb的设想当然很有价值,它甚至呼唤出项飚所倡导的“附近性”,与真实的人沟通、聊天,了解你所在的社区文化,理解你与身边环境的关系。

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无法与另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产生故事,但民宿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它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发现更广阔的世界”的一个窗口。

只是,关于“人”的理念在国内似乎难以推行下去。

仅仅数年间,民宿的房东们就集体“退隐”了,更准确地说,那些真正提供自家闲置房间的房东们,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如潮水般涌来的、大规模承包房子的业主。

房东,曾是民宿的灵*角色。/《刺猬的优雅》

很快,“去房东化”成了国内民宿的一个明显特点。

不少民宿甚至成了“皮包公司”,中间夹着多层“转包”,房屋的持有者租给包房商,包房商把批量的房子改造、装修,打造成时下流行的民宿风格,最终再把装修好的房子交给专门的托管服务公司。

在国内主流的几家民宿平台上,关于房东的介绍越来越少,很多房东也不再使用真实照片,只留一个卡通头像,自我介绍为零。在这种模式下,房客连房东的人影都找不到,更何谈房东的个性化服务?

房东消失了,民宿的人情味就没了,而它,最终变成了酒店的样子。

爱彼迎本土化,

为何障碍重重?

年底,曾有一波声浪:Airbnb,能成为中国唯一的海外互联网“幸存者”吗?彼时,雅虎宣布彻底退出中国,一家又一家的国际互联网巨头“败走”中国。

*为爱彼迎拍摄的宣传片。/视频截图

其实,Airbnb在中国的日子一直都不太顺利。

年,Airbnb带着一个蹩脚的中文名字“爱彼迎”来到中国,惊起了一片水花,国内最早一批Airbnb的用户也曾是海外Airbnb的受益者,他们热爱文化交流,喜欢分享。

但很快,Airbnb就显露出一家海外互联网公司的佛系气质。打开网页,用户需要在Airbnb自带的对话框和房东联系,然后留下邮箱,直到收到房东的入住须知。对于国人而言,邮箱这种联系方式,实在太低效、太“古董”了。

为适应硬核国人的喜好方式,Airbnb将邮箱沟通改为电话沟通,但支付方式、客服处理,仍旧保持了一套优哉游哉的速度。

刚刚进*中国的几年,Airbnb称,不会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改变“C2C”的商业模式,相比与酒店式公寓或小地产公司合作,Airbnb愿意直接吸纳那些热情的本地房东和他们的自有房源。

Airbnb称,更愿意直接吸纳那些热情的本地房东。/海报

这正是为了保留民宿的核心——给旅人提供家的感觉。

Airbnb是“AirBedandBreakfast”的缩写,意为气垫床与早餐,只要十几美元,你就可以在陌生人家中度过一宿。

后来,即便Airbnb的很多房源都是独立房间、房客也不需与房东同住,但按照Airbnb的规矩,房子里也通常会备好锅碗瓢盆、调料、洗衣液等家用必备品,“开灶做饭”曾经是区分民宿与酒店的重要标准。

然而,“C2C”的模式却并不利于Airbnb在国内的扩张。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国人无法接受让陌生人住进自己的家中;另一方面,作为房客的用户,也不愿意拎包住进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人”家里。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的“信任”缺乏——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国内社会的总体信任度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因为我们的社会仍旧处于转型期间,人口流动性暴增,成熟的公民社会尚未完全形成。

此外,广泛存在于民众之间的“自利性”,也对社会信任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开灶做饭”,曾经是区分民宿与酒店的重要标准。/《森林民宿》剧照

就拿“偷拍”来说,民宿曾一度是“偷拍”的重灾区,前些年,陆续有消费者曝光,入住Airbnb的房间后,在房间发现了针孔摄像头。民宿偷拍,甚至一度引发群体性恐慌。

另一方面,“C2C”的模式自带“效率bug”。想想看,一个在大都市生活、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通勤的房东,如何第一时间与房客交接钥匙?如何随时随地解答房客的疑问?

虽然Airbnb后来通过推广智能锁、更换联系方式,逐渐改善了部分问题,但更高效、更专业的物业公司还是想要从民宿这个蓝海市场里捞金——中国最早做民宿分享的途家网,就采用了与房地产商、开发商直接合作的模式,然后交给物业公司统一打理。

途家的创始人罗*,甚至在年就曾预言:中国短租行业,不适合“C2C”。

途家的高效模式,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更好接受。但结果是:途家最终华丽转身,成了一家利润更高的房地产营销公司。

“C2C”的模式却并不利于Airbnb在国内的扩张。/《爱情神话》剧照

而其他几家国内最大的民宿平台——小猪、蚂蚁、木鸟,都在摸索各自的本土化模式。

小猪提供统一的保洁服务,不像Airbnb需要房东自己收拾或是委托清洁公司,此外还支持芝麻信用免押金,因此对国人来说更安心;蚂蚁平台上,房客可以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彼迎死了,伪民宿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