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视觉障碍儿童案例分析
TUhjnbcbe - 2023/2/3 21:57:00
刘*连怎么挂号 http://m.39.net/pf/a_9374354.html

视障儿童案例分析

xxx(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学号)

摘要:本文以七岁视障儿童小志为案例,探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及教育问题,并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借鉴定向行走技术、生态心理治疗、地板时光疗法、阳性强化法等初步地较为系统地解决小志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问题,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其接受义务教育做好身心上的准备。

关键词视障儿童需要层次亲子关系生态疗法

1.案例介绍

小志,现年7岁,生于西北的一个小镇。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岁后至今小志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3岁时,一场发烧引起扁桃体发炎,由于未及时发现,祸及双眼,使视神经受损,最终导致小志失明。此后两位老人一直因此内疚不已,所以对小志照顾得无微不至,吃饭穿衣等都由其协助,为了不让小志再受到伤害,便限制他的活动范围,基本不让他出自家的院子,使得小志接受的环境刺激较少,所以认知上较同龄人显得有些发展缓慢。小志喜欢吃肉类和甜食,不喜欢吃蔬菜,吃饭时总是发脾气又哭又闹,奶奶就只好炒肉给他吃,以至于目前小志的体重比同龄的孩子重很多。他经常坐在自家门口,听门外孩子们的嬉戏声。有时候,一个人傻傻的坐着,好长时间一句话也不说,爷爷奶奶和他说话,他也不理,有时候还莫名奇妙的发脾气。

2.小志存在的问题

心理:缺少亲子之爱,同伴交流;认知较同龄人发展缓慢;

情绪行为问题:挑食、发脾气;

教育问题: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过分溺爱,让孩子失去早期习得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过分限制活动范围,使得孩子运动量不足。不懂的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2.2问题分析

小志缺少父母的爱(爷爷奶奶的爱无法代替父母的爱),缺少与同伴的沟通交往,使得内心的安全感降低,焦虑感增加。又因为活动受到限制,很少接受的外界的物理刺激,导致其心境大多时候处于低沉的,但由于焦虑感高,情绪的感受性高,稍有外界的刺激,他就会借此发泄内心的不满足感。所以出现案例中小志长时间傻傻坐着,当有人问及他时他却会大发脾气。

一直以来,小志由祖辈抚养,家人的过分溺爱,使其失去了学习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对其的要求也都是尽全力满足,使得儿童无法享受到因为努力而获得东西的快乐与幸福感。有时候,小志哭闹后家人便满足其要求,这种的教养方式是错误的。这种“事后满足”的做法只能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孩子知道哭闹后就会有肉吃,便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大声哭闹,对小志哭闹行为的消除没有任何好处。针对小志挑食的行为问题,在本文中我将试图用阳性强化法对其进行行为矫正。

3.理论依据

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依托,小志生理、心理、情绪、行为上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归属与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导致的。

由于作为人的内部本能的驱使,以及门外同伴嬉戏时的诱因,使得小志渴望亲子之爱,同伴交往。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小志长期缺少父母的爱(爷爷奶奶的爱无法代替父母的爱),缺少与同伴的沟通交往,使得内心的安全感降低,焦虑感增加。又因为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很少接受的外界的物理刺激,导致其心境大多时候处于低沉的,但由于焦虑感高,情绪的感受性高,稍有外界的刺激,他就会借此发泄内心的不满足感。所以出现案例中小志长时间傻傻坐着,当有人问及他时他却会大发脾气。此外,活动范围受限也是小志肥胖的主要原因。

4.辅导方案

4.1总体辅导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是教授小志“定向行走”的技能,让小志能在院子以外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安全自由的活动,尽量扩大其活动范围,从而接受周围环境更多的刺激。

第二阶段目标目标是依托“生态心理疗法”,结合亲子游戏,同伴游戏让小志在尽可能地与父母、同伴进行接触,以满足其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需要,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阶段个目标是以行为矫正法中的正强化和行为消退法为主导,辅助以适当的游戏或者其他运动来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挑食行为和肥胖症状。

注:在第一阶段目标达成之后,第二个阶段目标与第三阶段目标要同时实施。

4.2具体实施方案

4.2.1定向行走

4.2.1.1理论依据

定向与行走是盲人独立行走中两个相互依赖且缺一不可的能力。定向是指盲人运用多种感官确定自己在一定环境中与环境中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刘金花教授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引用朱智贤的研究:7-9岁的儿童初步地、具体地掌握了自己左右方向的相对性,虽然小志认知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系统科学的指导与练习下应该可以较为正确地定向。行走是指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的两脚交替动作。定向是行走的前提,视觉障碍儿童也不例外。一方面视障儿童只有在行走时充分认识环境,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才能自信、更有效的行走;另一方面,他们在具备了良好的定向功能后,只有掌握正确的行走方法才能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4.2.1.2具体方法和步骤

第一、教授小志掌握基本概念:身体部位、方位、深浅、距离。

第二、指导小志了解躯体所处位置:不断练习,直到小志可以指出自己身体的前面、侧面、后面、上面、下面等个方位的不同部位,这对小志的定向行走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训练步伐、蹲姿、站姿,正确的步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小志行走时的平衡,以及身体正常发育。

第四、训练独立行走的方法与技巧:开始时可以用人导法(由一人在前侧引导行走)让小志重新熟悉家周围的环境取,训练者可边走边讲解在所行走的路段应该注意的具体事项。然后训练小志沿直线行走、沿边行走的技能。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和发展其他知觉,如听觉、触觉、嗅觉、空间知觉等来帮助定向。

4.2.1.3习得定向行走的意义

1定向行走能力的发展能够帮助小志童在环境自由移动,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他们身体体格的正常、健康发展。接下来的亲子游戏,以及同伴游戏提供了行动条件,也为小志在接先来的一年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4.2.2生态心理治疗下的地板时光疗法及同伴游戏。

4.2.2.1理论依据

心理治的生态化,即将人与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精神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试图在人对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中,寻求两者的平衡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觉障碍儿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