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12月7日,记者获悉,彭州市首个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驿站已经建成,取名为“心灵栖居花园”。
心灵栖居花园位于通济镇圆通坝社区,建有团体辅导室、沙盘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赋能文创室、康复理疗室以及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室,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成都市谐福残疾人关爱中心对患者及其家庭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精神障碍评估、发病转介等系列专业服务,让精神障碍康复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康复服务。
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以后,并非都能随着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往往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易成为社会安全隐患。让精神障碍患者走出家门、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
阿芳(化名)曾经很自卑,朋友、亲戚到家里来时,会躲到角落里。心灵栖居家园工作团队了解其情况后,经过综合评估和上门探访,积极引导阿芳进行康复。一开始,她对陌生环境很排斥,工作人员积极与她聊天,了解其需求,开展心理疏导和治疗,慢慢地,她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用心和善意,在一次集体生日会上她提出想跳舞,她的家人都感到很吃惊。如今的阿芳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距离回归社会越来越近了。
康复驿站专业咨询师
自9月正式运营以来,心灵栖居花园从社区探访到个案管理;从绘画、手工疗愈到集体生日会………各项服务不断深入发展,累计已服务89人次。近期,还将持续推出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提升、压力舒缓计划和关爱倡导计划等。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在《礼记·礼运》中道出了“大同”社会的内涵。今年,这一内涵被写进了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里,作为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得以实施。其中,关爱特殊困难群体是该项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通济镇心灵栖居花园着力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正是实施特殊困难群众“关爱随行”心理健康救助服务的具体行动。
“我们致力于把心灵栖居花园打造成能让精神障碍患者愿意在这里敞开心扉,接受到有效康复服务、名副其实的‘心灵的花园’。”心灵栖居花园负责人董士卓表示。据悉,心灵栖居花园还将链接残联“融乐阳光家园”,为残疾群体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文体活动等服务,让所有人共享友善和美的全龄友好包容社会氛围。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李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