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二宝天生就是个不爱学习的料吗?在学校被老师告状说他上课时间不是开小差就是和同学交头接耳讲话,做作业他就左顾右盼无所事事。
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喊也喊了教育也教育了,可他就是油盐不进的样子。回到家大宝喊他一块儿做作业,他说:“你是好学生,我又不爱读书为什么要做作业?”
气得他爸把他一顿打,打完后他是回房间了,可就是心不在焉的,也不着急做作业,大宝地做完了,他就写了几个字。打骂讲道理都没有用,他就是不爱学习,愁坏了别人。
孩子不爱学习是件令家长头疼的事,毕竟对于学习来说,孩子为主,家长为辅。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积极性就得找出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
01作为孩子不爱学习的因素很多
原因一:认知能力差
认知能力差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确要比别的孩子多花上两倍以上的时间才能得到收获。“学不会”的根源就是认知能力差,这也是一部分孩子天生的短板。
先天的我们改变不了,可以后天加以改善,通过一些方法来对应孩子的接受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解决认知能力差的办法需要抽出多一点时间,让孩子放松身心的同时调整好状态,一天吸收一点知识,不易过多。
可以让孩子读一些短篇书刊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扩展知识面,仔细观察周边环境为日后的学习收集素材勤能补拙。
原因二:适应能力
都说现在的孩子适应能力都很强,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家庭条件好,见识广,接触社会早。可是也有极少数的孩子适应能力较弱,到了陌生的环境就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
引发孩子适应差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适应障碍。学习环境是孩子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缺乏积极的应变能力,孩子心里就会产生恐慌不安。
孩子的自主性受环境影响发挥不了,就会直接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而产生失落,无力感,不愿再尝试,深深陷入了“失败—失落—无力”的恶性循环。
原因三:学习方法不恰当
还有一类学生学习时间长于其他人,在所有人眼里他们总是那么勤奋好学,别人休息的时间他们都在看书,无尽的学习压力驱使他们去努力。这类孩子欠缺的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方法吗?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孩子还欠缺逻辑思维,比如将学到的东西管理归类,错题列表归类等。只有把基础知识想透弄懂,基础扎实了总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有一点记不住要好得多。
家长发现孩子“假勤奋”就要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构建自己的知识构架,通过分析剖析每种题型去总结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在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讨教方法。
原因四:奖惩方式不恰当
一些家长自身情绪不稳定,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看见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孩子不满足自己的期望就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
以至于厌学情绪,剥夺了孩子单纯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不爱学就被定性为不好学,不愿学。
在整个教育方法中,会提到奖惩制度,有奖有罚,但是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有罚却忘了奖,他们认为孩子做对了是应该的不用鼓励,否则孩子会骄傲自满;然而却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鼓励和赞美,才能使孩子坚定信心。
原因五: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孩子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有些父母则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不管不顾使孩子生活散漫,甚至没有目标。
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创建快乐有趣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家长改变孩子不爱学习的首要条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时心情愉悦,同时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Xlli育儿课堂寄语:
作为父母,在发现孩子不爱学习时,不要唠叨说教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必要时也要需求老师的帮助,家园共育帮助孩子走出学习低谷期。父母也要随时给予孩子鼓励、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了充足的后盾,家庭的关爱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就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想知道自己的开放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在本子上列出平时不感兴趣甚至是不喜欢的事,越多越好,然后分析,看它们中哪些属于原则问题,哪些不属于原则问题?在那些非原则问题上的坚持是否限制了你的视野?是否影响了你对自己潜能的发现和开发?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的禁忌越多,限制越多,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