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
TUhjnbcbe - 2022/8/3 8:57:00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系统剩余答题时间:00:24:27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_、蓄积型、辐射型和迁延型等。

·

A:飓风型

·

B:快速型

·

C:扇形

·

D:区域型

2、地方应急预案是指______以下人民*府,根据国家预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本级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

A:省级

·

B:市级

·

C:县级

·

D:乡镇(街道)级

3、演练目的主要是_______、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

·

A:检验预案

·

B:评价预案

·

C:预案示范

·

D:预案研究

4、_________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执行首诊负责制,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的落实。

·

A:医疗机构

·

B:卫生监督机构

·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D:卫生计生行*部门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_________组织实施。

·

A:卫生行*部门

·

B:卫生监督机构

·

C:医疗机构

·

D:采供血机构

6、_________是预警响应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响应的程度和范围大小。根据已经掌握的调查资料及其他来源资料,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评估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以决定下一步需要采取的行动。

·

A:风险评估

·

B:风险监测

·

C:风险防控

·

D:风险控制

7、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是指利用()理论和方法,对疾病或事件的公共卫生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指导公共卫生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的过程。

·

A:风险管理

·

B:风险分析

·

C:风险识别

·

D:风险评估

8、()在突发事件管理中承担着公共信息管理的主要责任是风险沟通的组织者、协调者,是风险沟通的轴心。

·

A:*府

·

B:公众

·

C:媒体

·

D:医疗结构

9、对于新发传染病,在病因不明、预防及治疗措施尚未得到有效性证明的情况下,()将成为主要的社会情绪,公众的心理恐慌带来的社会影响有可能超过疾病本身。

·

A:担忧和恐慌

·

B:探索和了解

·

C:无序和暴力

·

D:失控和恐慌

10、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是一种()决策,决策者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

A:程序化

·

B:非程序化

·

C:综合化

·

D:整体化

11、只有将流行病学与()结合起来,才能最终确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病因的全貌。

·

A:实验室研究

·

B:标本收集

·

C:病原体

·

D:危险因素

12、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以上情形为()。

·

A: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

B: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

C: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

·

D: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13、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

A:4

·

B:8

·

C:12

·

D:24

14、()是呼吸道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或健康带*(菌)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

A:空气

·

B:动物

·

C:病人

·

D:水源

15、慢性病原携带者通常有间隙性排出病原体的现象,因此一般连续()次检查阴性时,才能确定并愿携带状态解除。

·

A:3

·

B:6

·

C:10

·

D:12

16、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主要有三项任务,分别是: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和原因、()和提出整改措施。

·

A:认定事故责任

·

B:分析调查资料

·

C:开展应对调查

·

D:识别危险因素

17、有*动物食物中*的预防措施中,为保证食用安全性,原料需采用(),并维持冻藏、运输时的恒定低温。

·

A:加热至℃

·

B:速热

·

C:慢冻

·

D:急冻

18、自然灾害风险是指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的可能性,是由自然灾害系统自身演化而导致未来损失的()。

·

A:严重性

·

B:不确定性

·

C:多面性

·

D:可预见性

19、理干预按()可分为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两种形式。

·

A:数量

·

B:群体

·

C:对象

·

D:类型

20、医德情感的内容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

·

A:获得感

·

B:成就感

·

C:使命感

·

D:事业感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沟通交流作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它直接关系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效果。

·

A:前期

·

B:中期

·

C:后期

·

D:全过程

22、卫生资源的动员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的动员、药品器械的动员以及动员组织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卫生资源动员是()的动员。

·

A:药品器械的动员

·

B:动员组织的建设

·

C:卫生人力资源

·

D:卫生救援资源

23、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_______进行进程报告。

·

A:月

·

B:周

·

C:日

·

D:小时

2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关键职责是_______。

·

A:前期治疗

·

B:发现异常

·

C:上报疫情

·

D:卫生救援

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传染源控制方面只针对_______,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定的规定,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

·

A:人类传染源

·

B:动物传染源

·

C:植物传染源

·

D:食物传染源

26、病例暴露场所调查中,要描述暴露场所的环境、______、人员接触和防护情况。

·

A:场景特征

·

B:人员数量

·

C:现场救援情况

·

D:共同暴露人数

27、______人民*府应当将疫苗安全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疫苗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疫苗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

A:乡镇级以上

·

B:县级以上

·

C:市级以上

·

D:省级以上

28、从事疫苗生产活动,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______。

·

A:疫苗生产许可证

·

B:疫苗证

·

C:药品生产许可证

·

D:药品证

29、国家将疫苗纳入战略物资储备,实行______两级储备。

·

A:中央和省级

·

B:省级和市级

·

C:市级和县级

·

D:县级和乡级

30、国家实行疫苗安全信息______制度

·

A:统一管理

·

B:部分公布

·

C:严格保密

·

D:统一公布

31、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属于______。

·

A:可回收物

·

B:其他垃圾

·

C:厨余垃圾

·

D:有害垃圾

32、在出院病例完成_______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后,尽量补充收集填报病例样本采集与检测信息。

·

A:2

·

B:7

·

C:14

·

D:30

33、死亡人数千至万人,或直接经济损失在千万元至亿元之间,属于()。

·

A:巨灾

·

B:大灾

·

C:中灾

·

D:小灾

34、公共卫生应急决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和决策者因素。

·

A:环境因素

·

B:心理因素

·

C:情境因素

·

D:个体因素

35、心理危机的表现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

A:语言障碍

·

B:反应障碍

·

C:行动障碍

·

D:理解障碍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要从_______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

A:保护人民健康

·

B:保障国家安全

·

C: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

D:维护社会稳定

2、要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_______协同机制。

·

A:研判

·

B:评估

·

C:防控

·

D:决策

3、要平战结合、补齐短板,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_______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

A:分区

·

B:分级

·

C:分层

·

D:分流

4、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策略层次的科学和技术,包括______阶段。

·

A:预防

·

B:准备

·

C:响应

·

D:恢复

5、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______________为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为第二阶段。

·

A:建国后至年

·

B:年改革开放后

·

C:建国后至年

·

D:年SARS事件后

6、现代应急管理强调构建______多中心的、多方参与的、多元共治与多元互动的管理模式

·

A:*府

·

B:社会组织

·

C:公众

·

D:个体

7、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______,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

·

A:指令清晰

·

B:系统有序

·

C:条块畅达

·

D:执行有力

8、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______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A:系统完备

·

B:科学规范

·

C:动态全面

·

D:运行有效

9、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______、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

A:分管理散

·

B:集中管理

·

C:动态调拨

·

D:统一调拨

10、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_______,提升储备效能。

·

A:完整

·

B:品类

·

C:规模

·

D:结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5分)

1、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全面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

·

正确

·

错误

2、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

·

正确

·

错误

3、要健全国家物资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

·

正确

·

错误

4、要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对应急救援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

正确

·

错误

5、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是以“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为基础架构的四个维度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其中,体制是关键。

·

正确

·

错误

6、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实现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也是目前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

正确

·

错误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将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

正确

·

错误

8、行为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是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原因的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监测方法适用于传染病,不适用于非传染病。

·

正确

·

错误

9、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

正确

·

错误

10、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

正确

·

错误

11、涉及对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发生需要变更和功能调整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做好风险评估,报国家卫计委批准后实施。

·

正确

·

错误

12、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为全国提供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网络平台,信息系统覆盖中央、省、市、县、乡(镇、街道)。

·

正确

·

错误

13、在一次突发事件中,风险评估常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次性活动。

·

正确

·

错误

14、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中都为定性描述的参数,不能用定量描述的参数。

·

正确

·

错误

15、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

正确

·

错误

16、风险准则是用于评价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风险准则应尽可能在风险管理过程结束时制定,确定后不能修改。

·

正确

·

错误

17、风险应对是一个递进的循环过程,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后,应根据风险准则,重新评估新的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承受,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

·

正确

·

错误

18、定性分析方法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实施较为便捷,精确度高。

·

正确

·

错误

19、公共卫生风险沟通是指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针对其公共卫生问题及潜在的不确定的健康风险的沟通。

·

正确

·

错误

20、在突发事件处置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开展风险沟通的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修订沟通计划。

·

正确

·

错误

21、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中,目标系统是关键,信息系统是核心。

·

正确

·

错误

22、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决策者采取动态视角观察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及应对战略的效果,把信息反馈到信息系统,决策目标一旦确立不能更改。

·

正确

·

错误

23、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有效方法。

·

正确

·

错误

24、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是一种临时性工作,必须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

正确

·

错误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复杂,一般存在层次性,高层级决策对下层的决策也会产生约束性影响。

·

正确

·

错误

26、决策者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各项应急处置措施,但这些措施效果有限,未能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致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继续升级扩大,此类型为弥补型决策。

·

正确

·

错误

27、现场调查中查找事件原因非常重要。但有些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出现前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原因,这时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就成为控制疫情的关键。

·

正确

·

错误

28、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在事件的不同阶段,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应当一致。

·

正确

·

错误

29、只有制定了合理明确的病例定义,才能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影响的人数,确定事件规模和涉及范围,从而正确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并为查清事件原因提供线索。

·

正确

·

错误

30、现场调查的早期阶段才需要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其他阶段可以不用。

·

正确

·

错误

3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过程中,需要边调查边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贯穿于始终并不断地进行调整。

·

正确

·

错误

32、初次报告是指在事件发生后或到达现场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强调的原则是“快捷”“全面”。

·

正确

·

错误

33、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响应级别卫生行*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一个月内,对事件的发生利处理情况进行总结。

·

正确

·

错误

34、突发急性传染病的主要特点之一为通常早期识别简单,但缺乏特异和有效的防治手段。

·

正确

·

错误

35、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出现的,或已存在的,但发病率或发病地域迅速增加的传染病。

·

正确

·

错误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每空只填一个字,注:类似10,,50%这样的数据算一个字)

1、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国家()()()()()()()()体系。

2、要改革完善()()()()()()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3、坚持()()()(),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

4、要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

5、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问题,运用应急管理的科学和技术手段,达到控制和减少危害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6、现代应急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7、应急管理是指*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8、确保人民群众()()()()()()()()(),是我们*治国理*的一项重大任务。

9、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的一次大考

10、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举措。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