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能忽视心理障碍青少年抑郁症
TUhjnbcbe - 2022/7/13 16:35:00

一、

不容忽视的发病率

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约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研究表明,抑郁风险在进入青春期后会迅速提升,而抑郁是青少年自残自杀消极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年纪轻轻也会抑郁吗?

话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是抑郁症却也青睐青少年。抑郁症病因至今仍不明确,但研究认为青少年抑郁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

2、家庭环境: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留守在家、受到忽略、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过度溺爱、包办、过于严格等);

3、社会因素:社会暴力、学习竞争压力等;

4、应激生活事件:精神创伤、校园暴力、被性侵、早恋受挫等。

5、性格问题:抑郁症青睐性格内向、孤僻、适应能力差,怯弱,自卑等性格的人。由此可见,青少年抑郁病因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均有关。

三、

被误解了的青少年抑郁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层层累积,以及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认识的提升,抑郁也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陌生词汇。然而人们对于特殊人群-青少年的抑郁却仍然知之甚少。许多家长都会把孩子的某些异常表现误认为“青春叛逆、性格脆弱、学习压力、闹脾气、受欺负”等等,殊不知,这些表象背后可能抑郁症已悄然出现。

四、

跟成年人抑郁相比较,青少年抑郁有

哪些特点呢?

两者共有的:抑郁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低,唉声叹气,悲观自责,记忆下降,学习困难,饮食、睡眠差等,严重者可出现消极念头和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较多见的:

1、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得非精神心理科专业人士(如家长、老师)在区分“青春期叛逆”和“青少年抑郁”时显得困难。

2、孩子的抑郁不是“说出来”,而是更多地“做出来”。我们临床所见很多患上抑郁症的孩子,他(她)们不一定像成年人抑郁那样用言语表达出“我很悲伤、我很难过”,孩子他们往往不是“说出来”,而是更多地“做出来”。比如常常因小事抱怨发脾气、易怒攻击(多见男生)、情绪孤独、离家出走、厌学逃学、暴饮暴食或厌食症(女生多见)等。

3、孩子抑郁严重时割手自残比较常见、甚至自杀。

4、孩子抑郁时自我察觉患病及自我救助能力远远不及成年人,故要争取早期发现很重要。

五、

有哪些“表象”提醒家长老师要警惕

孩子是否患上抑郁症的?

当孩子有如下7种“表象”时,要警惕是否会患上青少年抑郁症。

1、成绩持续下降:患上抑郁症孩子的思考、反应、精力、记忆等均会下降,无自信、失眠、头痛等势必影响学习,成绩下降。这时,请家长、老师们要理解孩子而不要误解孩子成绩下降就是不努力、不争气。

2、自尊自信下降:患上抑郁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等均下降,势必影响学习生活以及人际沟通?

3、沉迷网络游戏:孩子患上抑郁后不知用什么方法途径来减压,可能会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中的“苦”,寻找虚拟网络中的“乐”,但上网回避不能消除抑郁的“苦”,只会增加孩子孤独感以及跟家人的冲突?

4、冲动离家出走:不少抑郁的孩子在抑郁情绪下跟家人发生冲突时会有离家出走的念头或行为,当出现这些行为时是他们释放寻求帮助的信号,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这种离家出走的信号。

5、烟草、酒精等滥用:青少年的理性思维、辨认能力和控制力均不如成年人,不少孩子受抑郁情绪影响,特别遇到“损友”的“关心”或者“影响”下,容易出现抽烟喝酒等行为来麻痹自己?

6、鲁莽、暴力行为:比如在外酗酒或危险性行为,一些自控制力差、特别是那些时常被打骂的男孩可能会因冲突做出冲动伤人行为?

7、自残、甚至自杀:不少青少年抑郁的孩子在抑郁无法自解,又不会说出来时,会偷偷用自残(比如割手脉、拔毛)来“所谓减压”,在无法找到解决途径后可能会用更极端的方法,因此家长要非常重视孩子自残行为?

在此,呼吁广大家长、老师,当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时,切不可片面用“青春叛逆”、“早恋烦恼”、“学习压力”、“性格、思想问题”来给孩子“戴帽子”。如果孩子出现明显且持久的情绪和行为改变时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建议要尽医院检查,以免贻误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

六、

如何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呢?

1、从病因、诱因上做好源头上的预防

(1)科学看待抑郁症有些遗传倾向性的问题。抑郁症病因至今不明,但遗传和环境因素是重要因素。抑郁症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但并非绝对遗传。需要注意的是有家族史的比没有家族史的发病率要高些,当然,有家族史的家庭也不必带着“被遗传”的心理包袱来看着孩子长大,但是在孩子成长路上更要多用心、用爱去陪伴。

(2)重点做好预防、规避发病诱因的出现,以及当诱因发生时如何给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比如:如何构建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尽量规避家庭因素中出现夫妻关系不和、离异、家暴、留守儿、教养不当(过度溺爱、包办、过于严格、冷漠);如何培养健康阳光,和善向上的性格;如何看待和引导孩子学习压力、早恋问题;当出现暴力事件、父母离异等应急事件时,如何给孩子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等等,都是我们大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家校联合普及抑郁症知识,力争做到早发现

抑郁症常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叹气、思维迟缓、少语被动、自卑自责、失眠早醒等,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当孩子出现下列症状时,父母、老师要多加留意,这些信号可能是抑郁的表现为

(1)不良情绪:包括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等。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十几岁的男孩,在抑郁时更容易表现为烦躁易怒,而不是悲伤低落。

(2)躯体不适:当反复出现无名身体不适,特别是头痛和胃痛时要警惕。

(3)缺乏动力:比如不愿运动、不做作业,这往往会被认为变懒了,但其实可能是抑郁症引起的缺乏动力、兴趣的表现,即俗话说“消极对抗”。

(4)持续出现食欲下降和失眠、早醒、睡不醒,要警惕。

(5)社交孤立:抑郁的孩子会郁郁寡欢,不喜欢跟人交往。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青少年抑郁常常伴情绪行为障碍,作为家长、老师切不可简单用“青春叛逆”、“早恋烦恼”、“学习压力”、“性格、思想问题”等来片面定论。当发现孩子有抑郁信号时,要及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END

{有用就扩散}

文章内容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忽视心理障碍青少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