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TUhjnbcbe - 2022/7/3 19:41:00

为何有的孩子需要家长陪读,有的接二连三的转学,甚至被学校拒之门外。大多是因为孩子患有一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疾病。

定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s,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持续存在且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可造成儿童的学业成就、职业表现、情感,认知功能、社交等多方面损害。智力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约为3:1,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约60%的病例可延续至成年期。

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率国外报道ADHD的患病率约为3%~6%。我国报道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

4.31%~5.83%。粗略估计我国约有万~万ADHD患儿。

2.病因和发病机制尽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目前认为该病是多种遗传、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

症状

1.ADHD三大核心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注意缺陷:难以将精力集中于所需完成任务当中;无法抵御干扰因素;注意力难以保持长久;难以完成任务的组织实施;常常无法完成任务。

(2)多动:无法安静地坐在课堂里听完一堂课;常常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奔跑、跳跃;总是不停地活动与说话,少有片刻安静;总是动手动脚,课堂小动作多,干扰他人。

(3)冲动:极端缺乏耐心;行为唐突;突然插话;干扰他人;难以自制。

2.继发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在学业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成绩波动性大,一般都学习成绩低下。

(2)运动与感知功能异常:部分患儿手指精细协调困难,快速轮替动作不灵活,拿筷子、握笔书写、扣纽扣、系鞋带、做手工操作等动作笨拙。手眼协调性差,共济活动不协调。视运动功能障碍,空间位置障碍,左右分辨困难,眼球轻微震动。

(3)品行问题:由于患儿对环境中抑制性信息反应缺乏,难以接受约束和控制,所以部分多动症儿童出现违抗性、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

(4)情绪问题:多动症患儿常常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不足,把自己看成不成功和无能的人,表现为烦躁、烦恼、激越、烦闷,甚至还出现自伤、攻击他人的行为。

(5)人际关系问题:由于核心症状以及继发性品行问题,多动症患儿在与同伴、老师及父母关系方面经常存在问题,与环境发生冲突,社会适应和调节困难

3.共患病ADHD易于合并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CD)、焦虑、抑郁症、学习障碍、抽动障碍、睡眠障碍等多种心理行为异常,称为ADHD共患病。

诊断

ADHD的诊断多以患儿家长和教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和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采用量表评分,辅以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精神疾患后,作出诊断。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诊断标准,年中国《ADHD临床诊疗指南》建议采用DSM-5的诊断标准,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减少诊断方法的变异。DSM-5标准将ADHD分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混合型三类,诊断必须符合以下5项标准。

1.症状学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缺陷症状;(2)起病与病程12岁前出现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3)必须具有跨越至少两种以上场合的一致性;(4)严重程度标准;(5)必须排除以下疾患.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和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特殊性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各种器质性疾患有甲亢和各种药物的副作用所导致的多动状等。

2系统的康复评定,包括智力、学习能力、注意测定、行为评定等。

治疗

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用于所有患儿,包括行为矫正疗法、认知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对父母和老师的培训、运动疗法等。

药物治疗,只有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才选择加用药物治疗。

预防ADH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及对有高危因素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孕期及哺乳期的妇女保健知识,提倡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劝导孕妇戒烟禁酒,劝诫丈夫不要在怀孕妻子面前吸烟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儿童,如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生时有脑损伤的婴儿、属于“难养育气质婴儿”应定期追踪观察;对于在婴幼儿早期和学龄前期就有易哭闹、不易入睡、注意力难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症状的儿童,应尽早介入行为、心理等非药物治疗,家长要形成良好的养育习惯和家庭氛围,有助于减少以后ADHD的发生或减轻相关症状。

供稿:康复医学科肖自标

编辑:郭学坤

审核:李殿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