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川,有那么一批老师,他们深挖课程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潜力,春风化雨般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精神等核心价值元素在课程中自然呈现,这些课程被认定为课程思*榜样课程!
为切实发挥这些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和推广课程思*的先进经验,小编为大家展示课程思*优秀案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私法》
主讲教师:法学院王晓媛
一、课程简介
国际私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贯彻学校“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际私法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知识点与育人点有机融合,把思*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知识讲授及系列活动中,形成“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课程思*教学,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二、课程思*设计思路
通过对国际私法课程的精心设计和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挖掘本门课程中的思*元素,力图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的无缝衔接。
国际私法教学内容涉及到对不同国家立法例的比较。
1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因文化差异、经济体制等原因而导致的立法差别,坚定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在国际条约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我国加入、未加入、保留相关条约的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2
3
通过“ ”、“一带一路典型案例”等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分析国际热点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国际观,了解我国在当今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三、课程思*教学案例
案例1
观看影视资料,夯实专业知识
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课程知识点
国际私法分论部分“涉外物权关系”,主要知识点包括涉外物权领域的法律冲突、法律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各国立法例比较、我国的立法和实践。
知识点对应的思*元素
结合中国实践,在本章内容中结合中国实际讨论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私法问题,通过观看“圆明园兽首案”的相关视频资料,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既有专业角度的讲解,也注重培养学生法律人的使命感,从国家情怀和法治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问题。
“圆明园兽首案”课堂讨论热烈,效果明显。
案例2
回顾历史案件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课程知识点
教学内容——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国家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殊性,包括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理论和实践上的纷争,该领域相关的国际条约及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知识点对应的思*元素
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湖广铁路债券案”。将专业知识的讲解贯穿于著名的历史事件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案例3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
课程知识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国际私法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知识点对应的思*元素
无论是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还是强国意识感、责任使命感,由教师单方面说教和灌输都难以培养和激发,由学生自己根据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身边国际私法案例的收集和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由他们小组讨论,课堂分享展示。通过他们自己读讲述和聆听,深刻理解国际私法课程中贯穿的核心价值,增强同学的认同感。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