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手机、电脑、ipad等各种电子终端产品的普及和使用,人们普遍用眼过多,从而诱发视疲劳、干眼等眼部不适。然而视疲劳和干眼的临床症状有诸多重叠,其定义、诱因、检查手段也存在较多差异,如何仔细分辨、对因治疗,也是临床上值得深思的问题。
干眼与视疲劳定义有何不同?
干眼共识将干眼定义为一类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症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应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视疲劳,即由于各种病因使得人眼视物时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导致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或伴有全身症状等以至于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一组症候群。视疲劳以患者主观症状为主,眼或全身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
诱因有何不同?
干眼的常见发病诱因包括以下几点?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会减少,因此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2.性别: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女性在怀孕、使用节育药物及更年期时更易患干眼;
3.饮食:长期缺乏维生素A及Q-3脂肪酸患病率可升高;
4.共患病:糖尿病、翼状胬肉、过敏性眼病、角膜屈光术后和部分全身性疾病;
5.其他: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看电子产品时间较长。
视疲劳的常见诱因包括以下几点?
1.眼部因素:干眼、MGD、调节异常、视功能异常、屈光不正、老视、高度屈光参差;2.环境因素;
3.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
4.全身性疾病:甲亢,高血压,更年期,过度睡眠不足,癔病,手术后恢复期,或者长期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
可见精神、心理和某些全身因素与视疲劳、干眼的发生密切相关。
干眼症状主要包括眼红、眼痒、视疲劳、眼异物感、视力波动、眼干等。
视疲劳患者症状呈多样化,包括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恶心、眩晕;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眼、全身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交织、是一组疲劳综合征。
干眼和视疲劳,诱因相似、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混淆。
71.3%干眼患者可导致视疲劳,51.4%视疲劳可发展为干眼。
干眼可通过光学质量改变及病理生理改变引起视疲劳,散光、屈光矫正等因素影响泪膜附着,导致泪膜分布不均匀,引起BUT缩短。
泪膜质量差可影响视网膜像质,眼睛为矫正这种视网膜成像不清而努力调节,长时间的影响会出现视疲劳。
干眼、视疲劳互相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干眼及视疲劳的治疗需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治疗方法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最容易治疗的视疲劳是屈光不正(如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视觉中枢)引起的双眼融合困难、双眼单视功能下降。(预防的根本是少看电子产品)
共同御敌,守护眼部健康
视频终端是视疲劳和干眼的共同诱因。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瞬目次数减少、睑板腺排除减少、泪液蒸发增多、泪膜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干眼发生。
此外,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屏幕亮度较强以及不好的阅读习惯可导致视疲劳。二者均可出现视力下降、固视能力下降以及视力调节灵活性下降。另外,夜间过多的光照与抑郁症相关,经常夜晚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抑郁。
刘琳主任简介:
医院视光中心眼科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美国费城Wills医院访问学者
天津市眼科质控中心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
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综合办公室成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天津市滨海新区健康科普专家
天津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
致力于眼球影像、近视防控、儿童常见眼病、高度近视并发症以及近视防控机制的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眼视光学相关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参与完成多项课题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著;负责多项角膜塑形镜等相关临床试验工作。
出诊时间医院视光中心视光门诊
周一周二周三周六下午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6月10日(周四)生活广播10:30-11:00播出的《养生堂》节目,直播间热线播出频率FM91.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