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教综第73天心理辅导
TUhjnbcbe - 2021/4/22 2:56:00
怎么诊断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3404.html

?回复教资笔试大礼包免费领取!?

?回复免费领教招--试卷合集

?回复免费领教招--知识点合集

?回复免费领教招-刷题合集

?回复查看近期代课老师招聘!

01

心理辅导概述

(一)心理辅导的目标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良好适应。通常来说,心理辅导只是学校教育的一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目标应有独特之处。心理辅导的一般目的应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简言之,这两个目标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二)心理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心理辅导既有预防功能,又有发展功能。预防功能是初级功能,发展功能则是高级功能,而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是心理辅导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与理解学生的权利和选择。4.学生主体性原则在心理辅导中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因之一是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5.个别化对待原则学生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心理辅导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个别化地对待每个学生。6.整体性发展原则心理辅导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02

心理健康辅导的模式

1.心理健康辅导的指导模式指导模式最初是指咨询者以来访学生为主的职业指导,以后随着教育实践的需要,指导内容的不断扩大,有关学习、适应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列入指导的范畴。综合看来,指导模式具有下列特征:(1)关心求辅者已经形成的稳定特征对当前行为的影响。(2)把工作重点放在辅导者指导作用的发挥上,试图通过辅导者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作出抉择。(3)指导模式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采取决定的技能训练,希望通过指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并将这种技能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2.心理健康辅导的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站在医生的立场,对心理偏常的学生给予严格的心理诊断与耐心的心理治疗,并积极发挥治疗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减轻受辅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就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比较有影响的模式。这种治疗模式的特点:(1)充分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强调通过动员自身潜能来纠正不正常行动。(2)强调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融洽关系,给予真诚、无条件的绝对尊重。(3)采用非指导性技术。以来访者为中心,在讨论过程中,咨询人员不作结论,不发命令。(4)把重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思维和情绪状况,耐心倾听,使其尽量表达和暴露自己。(5)咨询成功的标志是来访者人生态度的变化,生活能力的提高。3.心理健康辅导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指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发展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这一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强调的重点不是当前发展障碍的排除和发展任务的解决,而是注重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综第73天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