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的言语康复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学习言语、语言、阅读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其言语、语言功能发育,先天听力障碍还会影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一些发展迟缓、脑瘫的孩子,常常在语言沟通上遇到困难,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孩子可能需要言语治疗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听力障碍、认知(知识、思想)或其他发育迟缓、口腔肌肉薄弱、慢性声音嘶哑、出生缺陷如唇裂或腭裂、自闭症、运动规划问题、构音困难、流畅性障碍、呼吸问题(呼吸系统疾病)、摄食吞咽障碍、创伤性脑损伤等。治疗应尽早开始,大脑的可塑性是大脑对环境的潜在适应能力,是人类终身具有的特性,年龄越小可塑性也越强。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将对婴幼儿的言语认知能力有着重大影响。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都在加大救助力度,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有机会通过植入人工耳蜗走出无声世界。根据研究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后续的康复方式等,都对听障儿童术后语言能力发展有影响。言语康复机构应以听觉口语法为指导,遵循听觉--发音--语言--认知--沟通的自然发展顺序,在自然有意义的情境中形成和发展语言;开展主题教学,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语言;注重言语的理解和表达,以提高言语能力为主,有针对性地适时进行言语矫治;家庭康复应与机构康复紧密配合,家长要承担起部分康复老师的职能,在康复中与机构教师通力合作;注重评估结果对康复训练的指导作用,及时制订、调整教学计划、内容和策略。
听障儿童虽然经过一年的机构康复训练,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但由于与健听儿童语言能力差距的存在,需要得到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