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uptodate,由邢昌赢主任医师翻译隧道式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时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最常见的是导管功能障碍或血流量欠佳,可导致肢体导管血栓形成。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0.5-3.42次/导管日。导管功能障碍导致了17%-33%的过早拔管。
一、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的故障,包括导管相关的功能障碍和血栓形成。
导管功能障碍导管功能障碍的定义为:在不显著延长治疗的情况下,不能获得和维持足够的体外血流来进行血液透析。这一般是指负压小于-mmHg时血流不到mL/min。不过,该定义过于简单,还应考虑一些其他问题(见下文)。
导管流量测定—通常将血泵速度(泵每分钟转速)当作透析治疗的Qb记录值。但这个读数并非导管实际血流量的真实指标。Qb的测量值取决于具有标准化容积的透析管路血泵段。因此可能发生两种情况:
●首先,泵依靠泵段的弹性,随着转子的转动而膨胀和再注。尽管生产商尝试采用弹性滞后(在回弹时未能恢复到原始尺寸)最小的管材,但随着管路变热,透析期间泵段会有一些扁平。这会导致透析治疗后期血流量轻微下降。
●其次,泵前(动脉)压力与Qb呈曲线关系。随着泵前压力的增加,Qb减小。随着流量需求的增加,泵前压力可能出现更大负值。如果泵前负压过大(负值更大),泵段可能部分塌陷。当泵前压力增大时,该泵段的再注变得不完全,并且其真实体积流量的反映逐渐失准。为了防止由过大负压引起的误差,推荐监测泵前压力,并将报警线设置为泵前压力降至-mmHg到-mmHg时。
可能导致导管功能不良的Qb问题通常呈渐进性。为了在检测导管功能不良时体现最大价值,应记录Qb逐渐变化的趋势。自从KDOQI指南写成,在泵前压力可接受的前提下,导管设计改良可实现更高Qb(mL/min)。等待这些导管的Qb下降到mL/min可能不当,会错过更早检测出导管功能不良的机会。推荐的做法:出于记录趋势目的,每次血液透析时,在开始治疗后5分钟以标准的泵前压力(例如,-mmHg)测量Qb(根据血液泵指示器)。应当为新置导管确定基线Qb,并且记录每次治疗的Qb以监测其变化。在相同的泵前负压下,10%的下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不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