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在他的《身体从未忘记》中写道: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感到焦虑、麻木和狂怒,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虽然你很想遗忘,但大脑和身体从未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恐惧,即使时隔已久,还是会因为微小的危险信号,诱发过于激烈的负面反应,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弗洛伊德也说过:“头脑已经遗忘,但是,多亏了,身体并没有。”受过创伤的人往往会体会到威胁、恐惧、抑郁,甚至出现意志力瘫痪,自我厌恶。稍有风吹草动,那些负面情绪就可能卷土重来。目前抑郁症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家都体会到了抑郁症的难治。
童年时的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学上已经证实对一个人的个性有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常奠定于早期经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不论治疗身体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应考虑患者童年发生的事。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
被逼出来的爱好者心理学上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叫创伤后应激障碍。它的典型定义是:“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有许多症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症状是“记忆侵扰”,即受创时刻的伤痛记忆萦绕不去。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童年时期经受过这样巨大创伤的人,长大后是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正常人的。
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曾经遭受过创伤,那就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心理阴影,引发人们出现缺乏安全感、控制欲强、不敢去爱,也不敢被爱等等后遗症,那这些后遗症都属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患者积极接受心理治疗才能调整过来,不再受过往的心理创伤影响。人们在精神层面受过创伤后都很容易会造成心理阴影,这些精神损伤本来就很难治愈,心理阴影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行为习惯,最终诱发人们出现心理创伤后遗症。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有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时期的经验,构建一生的情绪人格。语言上的贬低,情感上的忽视甚至漠视,行为上的体罚都会给一个人埋下一颗自卑的种子。所以被爱的孩子更独立,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上有一个“冰山理论”,该理论将人的全部活动比喻成一座浮在海面的冰山,浮在水面下的部分被称为无意识,占到了总体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浮在上面的部分被称为有意识,仅占到总体的百分之十左右。我们自己意识可以觉察的部分,只是海面上那个冰山的一角,在那个冰山下还有一大块,就是我们本能运作或内建情绪人格的部分,也就是我们自己可能也没有觉察或无法觉察的更大一块。就拿自卑这件事来说,弗洛伊德的习得经验是,一个成人总是会在不同场合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卑,这可能与他童年时期遭受的经历有关。
被逼出来的爱好者幼年阶段,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这个时期他们能否与家人建立起安全感,亲密感,会影响到之后他们与自己同学,朋友,甚至是伴侣间的亲密关系。如果孩子这时候难以信任他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被在乎,之后也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不被人接纳,理解。
青春期大脑为了接受更大的信息量,会关闭一些功能,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青春期逆反,宁愿跟小学生讲道理也难以跟青春期孩子去讲理,而青春期的孩子耕需要同龄人环境,是在被周围人群的肯定中调整自己的。很多孩子就在这个青春期被发现问题了。
要想毁掉一个人,让他被孤立起来是最快的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会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能量,比如在聊天中,他么的心情是向上的,而缺乏这种人际互动,会使人陷入自己的痛苦中难以走出来,不仅如此,当个体遭遇困难时,他们也无法从其他人得到支持,感到孤立无援。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