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发病的甲状腺机能低下,相当一部分症状与精神障碍有关。一切心理过程都趋于减退。最先表现为理解迟钝和近事记忆缺损,以抑郁为主的情感障碍也极常见。认知缺陷可引起痴呆(Whybrow等,,)。有时器质性精神障碍可以发展到木僵或昏迷,这种从轻到重的器质性精神变化“粘液水肿性癫狂”(Myxedemamadness)。病人常有妄想性猜疑及听幻觉。
库兴氏综合征的精神改变常先于躯体症状而出现,行为症状与过量糖皮质激素的来源有关。内源性皮质醇增多者中40~50%有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自杀危险性很大,有时短期发作以激动、急性焦虑及情绪多变为特征的行为障碍。约有15~25%伴有妄想及幻觉。
外源性皮质类固醇输入的病人也常呈心理状态的改变。75%有欣快感并常伴有食欲及性欲的增加(Reichlin)。抑郁少见,如有则严重。
内源性及外源性皮质醇过量的精神障碍不同的是由于外源性皮质醇可抑制ACTH的释放,而ACTH作治疗时,严重的抑郁较为常见。
糖尿病受情绪影响并与灾难性环境变化有关虽早有记载,但由于没有以浒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尚缺乏可信的证据。Dunbar()研究糖尿病病人的人格特质,提出了被动、依赖、幼稚、性适应不良、动摇、受虐狂等因素。但这些人格特质与其他慢性病病人相仿,缺少特异性。蔡雄鑫等()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定病人个性特征,结果表明,糖尿病组与甲亢组的N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E分均低一地正常对照组;但糖尿病与甲亢两组无组间差异。以上所述的人格特质可能是:①因患病而使个性固定;②随病情发展而倒退到早年的个性(Kimpell),但多数人认为糖尿病并无特异的人格因素。
糖尿病可能构成一种带恐惧的心理应激因而降低病人的适应与应对能力,这在少年儿童患糖尿病时更为明显。由于心理应激可使很多人的代谢障碍发生较大波动。因此,饮食及药物安排需要特别严格,当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冲击(如亲人丧亡等)时,病人可以通过更动食谱或改变胰岛素剂量来进行调整,这样就有意、无意缓解了糖尿病酸中毒或明显低血糖带来的致死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