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宁教授心理治疗何时何人怎么做
TUhjnbcbe - 2025/6/6 18:22:00
                            

《心理治疗:何时?何人?怎么做?》

演讲稿

张宁:谢谢王振教授的介绍,也谢谢陈珏教授的邀请。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的晚间报告中给大家去分享我自己的体会。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心理治疗,何人?何时?怎么做?”大概有人会问,你怎么会讲这么一个题目。这个题目讲起来好像有点神神叨叨的。我之所以讲这个题目的原因,是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心理治疗,因为大家对心理治疗可能多多少少有一点点的误解,或者觉得很神秘,或者觉得很困难,或者觉得他好像无所不能。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做什么,会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今天在线上的朋友中间有很多专业人员,有的是普通百姓,可能还有一些是爱好者等等。我尽量能够兼顾到各方面的需求,但如果做不到的话,大家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首先是各种障碍,包括躯体和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治疗吗?我们先看一下病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现在是有无症状感染者,有轻症,有重症。有一些是无意中传上的,有一些是要去集中治疗的,有一写甚至要进ICU去抢救。得了这些新冠以后,他有可能会在情绪方面出现比较多的变化,比较常见是焦虑、恐惧,还有一些是愤怒,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进而会有忧郁,甚至会攻击,会攻击身边的人,攻击医务人员,说你们对我不好,我情绪没法发泄。所以他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时间和主导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

我们平常的心境表现出一种低强度的持续的积极状态,面对什么我们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高兴的时间我们会高兴,但是当然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随着事过境迁,我们的情绪反应会慢慢平复,所以我们首先是各种人会出现情绪的反应。没有人会说得了病太好了,我终于得病了,尤其是大病。但情绪反应会有一定的程度和强度。什么样是可以理解的,什么样是属于正常,什么样是我们需要去加以处理,甚至加以治疗的,这些就是问题。也许非常普通的小病,好比普通感冒、受凉,我们不会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反应。但得了大病,目前没有办法去治疗的病,患者的情绪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起伏,甚至会出现忧郁。所以这个病的问题就是疾病所对人产生的影响,绝不是疾病本身会导致人的情绪认知、其他方面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过去我们会说癌症的患者情绪不好是很正常的,没有人得了癌症觉得太好了,所以不用去管它。过去观点是不用去处理,不用去理的。现在我们的观点是对于癌症的情绪反应,对于严重疾病的情绪反应加以治疗,加以引导,加以心理治疗,既有利于提高新这个原发疾病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患者的情绪反应情绪问题是应该加以处理识别分类并处理的。

认知活动就是我们平常的生活,我们会日常工作,或者判断我们会怎么做事情,我们会对事物产生正常的理解,我们会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做事。但得了病以后,我们对事物的感知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疾病比较严重,我们可能会聚焦在疾病本身,有人会去上网去查。上网查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增加对这个疾病的了解,可是对于信息的不加选择的去了解以后可能会带来对疾病认识出现偏差。有的人会要四处去求医,一天会看三五个医生,可是我们知道医生的观点总是有点差别,所以他就会持续不断去。这种增强貌似是求助,貌似是可以增加对治疗的效果,其实不一定。大多数情况某一类医生的意见,坚持下去是可以获得良好的结局的,可是反反复复这么增强我们去做,有可能会带来问题。

第三个是人格,尤其是慢性疾病有可能会带来持续的人格变化。因为他有一些自己觉得侮辱别人,或者是因为他疾病有可能会出现对人产生的影响,他会把自己隔离,自我评价也会发生变化,自我体验、自信心、自尊心也会发生变化,得了病以后会对症状会过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宁教授心理治疗何时何人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