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以持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意志减退、思维迟缓、认知功能障碍、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企图自杀。
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生理、心理、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
抑郁症不是现代病,在人类还未征服自然、生活在原始部落时,就已经产生对抑郁症的初步认知。只不过那时人类文明程度较低,他们把抑郁症普遍当作一种“魔鬼对人的控制”。他们认为抑郁症患者被恶魔附身,所以治疗手段也以咒语、祈祷等方式进行驱魔。当然,有一些部落掌握了“先进”的手术技术,用“环锯术”治疗偏头痛、癫痫和精神疾病。他们认为在脑袋上钻一个洞,就可以将恶魔释放出来。在三国时代,华佗就是想用这种方法治疗曹操的偏头痛。
古代中医很早就有关于此病的记述,只不过那时因技术落后没有相应的分类,所以统称为神经病。但中国历史上不乏很多患有抑郁症、郁郁而终的名人,比如屈原、李贺等,而要谈及人类抑郁发展史,还得从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说起。
古希腊时期
抑郁melancholy,源自希腊语melainachol,意为黑色的胆汁。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控制的: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而抑郁症就是由于人体黑胆汁过多造成的。其他三个体液很好理解,但在现实中,黑胆汁是不存在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抽象外化的产物,我们从各个古典名著中就能发现,黑色,经常代表着死亡、邪恶和忧郁。
虽然“黑胆汁是抑郁症的根源”这一理论还有诸多唯心因素,但是希波克拉底摒弃了当时盛行的用咒语和施法治疗疾病的方式,使用草药来治疗抑郁症,开创了药物治疗的先河。而且希波克拉底还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曾建议帕迪卡斯二世用美满幸福的爱情治疗抑郁症。当然,由于“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认为应采用放血治疗的方法,排除体内黑胆汁,是人体体液平衡,这种方法也害死了不少无辜的患者。
雅典哲学时代
而后到了哲学世界,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遭到了众多哲学家的反对,抑郁症也渐渐进入心理范畴。柏拉图认为,精神疾病与思想有更大的关系,而非人体内体液简单地量的叠加。柏拉图说:“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决定了成人后的精神状态”,强调环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决定性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的人们已经对抑郁症有了基本的了解,把抑郁症从“恶灵附身”的认知中解脱出来,提出药物治疗,认识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甚至有些理论不仅在当时风靡,也给了现代精神医学打下了基础。
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
换汤不换药地,又把抑郁症拉近了“超自然”的范畴,抑郁症被认为是天谴,是犯罪之人应得的报应,抑郁症也被贴上了懒惰、冷漠、罪恶的标签。患者因抑郁而被众人嫌弃,慢慢地,一种病耻感油然而生,害死了不少有志之士,现如今把抑郁症视为耻辱的观念就是源于这段时期。
这种把抑郁症道德化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再一次加强,只不过这一次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在这段时期,抑郁症被贴上了神圣、深邃的光环,是有内涵、有思想的贵族病。那时的人们都普遍认为郁郁寡欢、沈默寡言的人很有魅力,所以忧郁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艺术文学作品中,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是其中的典型。
启蒙运动时期
17世纪,随着生物解剖学的出现,人们对抑郁症的解释更加地唯物,比如年英国学者罗伯特·伯顿发表了《忧郁的解剖》,从文学和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抑郁症,写这本书的同时他也是为了治疗自身的抑郁,虽然书中的疗法有些哲学意味,但却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忧郁的预防剂”,这本书多年来成为了抑郁症患者的“宝典”。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的进步,人们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抑郁症不再是感性层面的东西,最终回到了理性世界的怀抱,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歧视反而日益加深。英国医生乔治切恩提出:抑郁症是由于过分贪图享受形成的,并提出了“轻奢膳食疗法”,这个理论被大众广为接受,也在当时的贵族阶级流传开来。同时,精神病院也陆续建立起来。
近代
19世纪,心理学从唯心转向唯物。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此,心理学完全脱离哲学范畴,真正的成为一门科学。人们对抑郁症的看法也转向了心理学,变成了:会阻碍一个人成为真实的自我的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会被送到养老院,得到合适的照顾。而且,人们发现抑郁症有遗传性的特征,开始认为基因遗传的重要性。
现代
21世纪,我们真正开始使用“人脑”的概念。一位瑞典的医学博士阿尔维德·卡尔森研究出多巴胺和情绪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自此,抑郁症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学依据,而非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根据最新研究解释:抑郁症是人体内的多巴胺、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分泌不足而导致的。但是,目前的医学水平还不足证明这些神经递质少到什么程度就是抑郁症。
直到现在,各种理论依然争执不休,但不变的还是抑郁症本身,变化的则是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抑郁症人类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而人类对抑郁症的探索也在不断地接近事情的真相。但可悲的是,从原始社会第一颗头颅被敲出一个大洞,人们从来没有停下对抑郁症的误解与歧视的脚步。
抑郁症不是罪恶之人的天谴,不是象征着高贵的玩意儿,不是过于奢淫的产物,更不是耻辱的象征。不是心情不好就是抑郁,不是咳嗦几下就感冒了,人啊,希望你不要那么敏感脆弱,人啊,希望你也不要幸灾乐祸。
抑郁症,或许曾经也像19世纪的肺结核那样美丽,但是也终归逃不过被真相淹没。
你是病了,不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