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走出认知障碍的三大误区
TUhjnbcbe - 2025/5/2 17:27:00

在老人认知照护的问题上,大家不要把记忆力不好当作老年痴呆,但也不要陷入另一个极端——简单地把“老年人出现健忘、多疑等”当作“上了年纪的正常情况”并不把此当回事。

事实上,这极有可能是患上了认知障碍症。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关于认知障碍的误解:

误解1:

记性不好不是病,只是老了

人老了后,记忆力确实会变差。但“健忘”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认知障碍症的健忘和老人的良性健忘不一样。

正常的健忘会在家人的提醒下认识到问题,但认知障碍症却无法感知。它是一种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当老人健忘时,一定要警惕,不要把它当成一个衰老的自然过程去忽视它。

误解2:

目前无药可治,吃不吃药一个样

正因为认知障碍症目前医学无法根治,及时发现认知功能下降,并采取规范的干预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好的护理治疗和一些科学的认知训练方案,是防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进行认知训练,能有效延缓认知障碍症的进展。

误解3:

得病跟运气相关,预防没用

不是每个老人都会患上认知障碍症,于是一些人就将患病原因归结于运气不佳,并认为没有有效的预防办法。

其实,它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训练引导,适当有氧运动,减少失眠等措施,减少患者发病几率的,而大多人却由于不知道不了解,耽误了最好的预防时间。

这里有几条信号帮身边的老人自测,看看危险是否在向他们逼近。

1、非正常遗忘,遗漏物品、忘记熟悉的人,不记得刚做、该做的事,说话反复

2、生活技巧缺失,对家电或按键操作的物品无法适应

3、语言功能下降,简单的词汇都不能组织表达

4、温度感知异常,冬衣夏穿

5、有走失风险,即使在家附近也找不到家

6、不喜欢外出,对身边的事缺乏兴趣

7、性格突变,多疑、糊涂、害怕、过度依赖等

对认知障碍症应当保有正确的认知,在发现老人有认知障碍症的行为信号时,及时警惕,早诊断早治疗。当然,平时做好预防,让老人能够健康生活颐养晚年。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出认知障碍的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