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管不住的熊孩子是太调皮还是多动症
TUhjnbcbe - 2024/8/15 17:03:00
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40812/t2rii3d.html

本文转自:襄阳晚报

孩子正在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通讯员龚波全媒体记者朱月皎文/摄

上周,各中小学迎来开学,虽然“神兽们”如约“归笼”,但有些家长却轻松不起来。刚开学两天,就接到老师的电话,“孩子上课老是东张西望,思维总是在神游。”“不是玩铅笔就是抠手指,屁股像个陀螺,总是坐不住。”……本以为是孩子不爱学习、调皮捣蛋,殊不知,这有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

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鲍春提醒,多动症是一种病,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正确认知,早发现早治疗。

不是所有的“多动”

都是多动症

“女儿像个猴子,总是上蹿下跳,一刻也闲不住。这到底是好动还是多动?”“儿子在幼儿园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管也管不住,这与多动症有关系吗?”……暑假至今,在医院儿童保健科,每天前来治疗的多动症儿童就有20多个,前来咨询的家长更是络绎不绝。

鲍春表示,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在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也是一种常见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多数在12岁前起病,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好动,调皮捣蛋,就害怕是患了多动症,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多动’都是多动症。”鲍春说。

鲍春介绍,好动的孩子尽管顽皮,但具备良好的自控力,能专注做一件事,且活动过度也是在环境允许的场合。而多动症孩子无法通过外力约束控制行为,难以专心投入一件事,即使做了,持续时间也很短暂,不讲场合地过度活动。此外,好动的表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而多动症,如未及时治疗,症状会伴随至成年甚至终身。通俗来讲,正常孩子的多动“管得住”,而多动症孩子的多动“管不住”。

发病率约为7%,

提高就诊率迫在眉睫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多动症呢?

鲍春表示,目前,多动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病与遗传、生物学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遗传因素:多动症的家族遗传的比例高,很多患儿家长自身就患有多动症。生物学因素:中枢神经递质水平降低、脑功能减低、脑发育不良。社会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心理问题,不当的养育方式、孕产期不利因素、铅暴露、教育方式不当、社会压力等。

鲍春表示,多动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对立违抗障碍、适应障碍等,对社会、家庭、工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然而,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有近万多动症儿童,发病率约为7%,平均每个拥有50人的班级里,就有3到4个多动症的孩子,但仅有10%的多动症儿童会就诊。

“经过治疗,有60%—70%的孩子能从根本上纠正过来,90%的孩子治疗后会有效果。”由此可见,提高就诊率迫在眉睫。

为此,医院多次与我市各幼儿园、小学沟通,计划在学校开设多动症公益科普讲座,以此提高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的认知,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学校与家庭的配合、支持。”鲍春说道。

比药更重要的

是家校医多方配合

“加油,注意力越集中,小猴子的得分就越高哦!”在医院儿童保健科的治疗室里,一位多动症患儿头贴电极片,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正进行着生物反馈治疗。而旁边的另一位小患者,则双脚站在电极板上,根据游戏环节,前后轻微摆动身体。

鲍春介绍,这两台机器分别为生物反馈仪和平衡功能训练仪,其治疗方式安全,属于非侵入式治疗。“游戏中,孩子的注意力越集中、身体控制得越好,得分也就越高。该疗法通过这种正性强化,来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从而逐渐提升注意力,更好地控制多动冲动行为。”鲍春说,一台仪器的一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一个疗程为10次,一般4个疗程即可见到明显效果。

6岁的中度混合型多动症患儿彤彤(化名),在做完第四个疗程的治疗后,鲍春就欣慰地发现了他的变化,“没有了以前的上蹿下跳,而是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画画,还将画完的那幅特别好看的画送给了我。”而彤彤的妈妈也反馈道,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了,回家写作业不再需要家长时刻监督,就连字迹也工整许多。

鲍春介绍,仪器疗法就是运用了行为疗法中的奖励原则,治疗多动症,除了行为疗法还有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具体的治疗通常按年龄阶段划分。4到6岁的患者多以行为疗法为主。6到12岁的患者使用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12岁以上的患者则是以药物治疗为首选,辅以心理治疗。

鲍春介绍,行为疗法也经常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其基本方法就是有策略地给予奖赏、消退和惩罚。简单来说,奖赏就是用赞扬、物质奖励、社会奖励(微笑、点头、拥抱等表达肯定的方法)增强该行为的发生。消退即当不良行为出现时不予强化或忽略,使儿童的不良行为逐步减少。惩罚不是责打,而是讲策略。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拿走饭碗,让其明白不好好吃饭的自然结果是下午饿肚子,如孩子不肯刷牙,就不给糖果或甜食吃等。

鲍春表示,其实,相比各种疗法和药物,治疗多动症更需要的,就是家长、老师的理解、宽容和支持。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校园中,老师给予温暖的关怀和有益的引导。两方及时观察、反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从而帮助医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的多方配合,才是治疗多动症的“良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不住的熊孩子是太调皮还是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