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医疗机构联合推出“抗疫心理支持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心理指导。光明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教授童俊
病毒带来的阴霾正在逐渐散去,但防控的弦仍不能松。在疫情结束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个大概率事件。我们目前所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就是为了帮助危机中的人们渡过难关,同时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人感到恐惧和焦虑。早在1月底,我院就开通了“抗击新冠”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咨询人数暴增,比平时增加了近15倍,让人应接不暇。
我作为武汉的精神科医生,也是专业的心理医生,理应承担起更多责任。1月27日,基于前一周我们的热线电话所反映的问题,也基于我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理解和参与年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经验,在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常委们讨论后,我带头起草了武汉市新冠肺炎的心理危机干预(简称“武汉建议”)。根据“武汉建议”内容,我们团队在武汉开展了心理危机干预。在早期防护用品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实施了热线电话、新媒体形式的干预。在全国同行帮助下我们快速组建了人的志愿专业团队,将热线升级为“云呼系统”,可同时接待4位求助者,并24小时在线服务。自疫情暴发以来,共接通电话超过人次、处理紧急危机60人次。同时,在直播平台组建了15场大型心理危机干预公益讲座,主讲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听众反馈来设计。比如,早期指导听众识别焦虑和恐惧情绪;医院刚开始运行时,帮助听众适应新环境;近期则主要进行哀伤、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疏导。
近日,随着国家卫健委增援的多位精神科医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到来,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成效。但也有很多遗憾,比如寻求心理帮助的一线医务人员很少。究其原因,一是医疗救治是第一位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医务人员少有空闲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二是全国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大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心理素质较好。而湖北当地的医务人医院被“挤爆”、缺乏防护下的日夜奋战,也显得比普通人更加坚强。
需注意的是,急性应激期的坚守并不等于日后的健康。正如一位英国著名精神科医生所言,“一个人经历苦难但并不感觉到太痛时,那只不过是调动了心理的防御机制,诸如否认、压抑和理想化”。这种防御在危机时可以保护我们,但长期下去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可能会以其他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睡眠障碍、抑郁障碍。
我院ICU的主任谢琴曾告诉我,每个抢救无效后去世的患者面孔,她都记得。她时常感到无助,偷偷哭泣,但还要微笑着鼓励同事和患者坚持与疾病抗争。前来武汉支援的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圣青,用“惨烈”来形容抢救场景。她说:“很多患者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病情就急转直下,接着心电图就成了直线。”这么惨烈的情感体验在日复一日的救治工作中无疑是被压抑着的。
还有很多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担心自己被感染后,对家人无法交代,心里很内疚。这其实是我接触到的所有一线医务人员的担忧。但有的医务人员倾向于把这些担忧揣在心里。我想对他们说,寻求心理帮助并非是软弱的表现。健康心理能包容人性中大量的负性情绪体验。当我们学会将这些负性情绪表达出来并得到他人理解,就有利于恢复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