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冬残奥会设施无障碍,场馆有温度
TUhjnbcbe - 2024/5/15 16:44:00

北京年冬残奥会已经开启,各涉残奥场馆内外的无障碍环境不仅让参赛运动员感到温暖,也是中国社会更加“无障碍化”的缩影。

随着年北京冬残奥会的正式开幕,雪容融也终于“上岗”。

在本届冬残奥会期间,运动员们能够无障碍穿梭于高差余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使用手机APP进行冬残奥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听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用手语播报专业赛事……

北京冬残奥会采取多种科技手段,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努力做好冬残奥会赛时无障碍服务保障,满足残疾人运动员使用需求。通过将科技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双奥之城”迎来了一届“有温度,无障碍”的冬残奥盛会。

运动员亲测冬残奥村:“有幸福的感觉”

多位运动员入住冬残奥村后,一份份“入村测评”接连进入人们的视野。

2月25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冬残奥村开村首日,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两支队伍就顺利入住张家口冬残奥村,开始了各项适应性训练。残奥单板滑雪运动员杨健分享了他的入村体验:“所有的无障碍措施都非常齐全,对于轮椅运动员来说,所有的坡度都不是非常陡,我自己可以上得去,而且志愿者非常多,他们会主动去帮你。”

▲中国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队入住冬残奥村(来源:中国残联)

实际上,冬残奥村里每一处无障碍设施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在北京冬残奥村,所有的入口均使用平坡入口,一条人行暖廊道路南北贯通;在张家口冬残奥村,下沉广场则建成了符合坡度要求的多折木质坡道,方便残疾人通行。

比赛期间,残奥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入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客房内,运动员还可通过手机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实现对灯具、空调、窗帘的控制。

就连无障碍卫生间的门把手也不例外:“它是长的金属把手,坐轮椅的人可以用,上肢缺失的人、平时生活上用脚比较多的也可以用。”延庆冬残奥村无障碍经理倪洋介绍。“其实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通用设计’,而不仅是照顾某一个类别残疾人,或某一种人群的需求,我们希望,将来这些无障碍设施成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遗产,产生可持续的利用。”他说。

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主火炬手、北京申办冬奥会形象大使侯斌近日也来到各个冬残奥村“亲测”无障碍设施。他认为,一个冬残奥村是否具备安全、温馨的无障碍环境,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赛体验有重要影响。侯斌说:“住在奥运村的那种情景……是非常让人振奋的感受。我这次去冬残奥村看了很多无障碍设施,餐桌的低角度、避免盲人磕碰的边缘……这些会让你觉得很舒服,有幸福的感觉。(运动员)会把这种喜悦、见识,不仅是金牌,而是所有人文感受跟他的孩子、家人分享,这对他的生命都会带来改变。”

场馆无障碍设施各具特色

除了保障运动员住得舒适,赛会各场馆也都做了无障碍设施的转换布置。

以举办冰壶比赛的“冰立方”为例,比赛期间,运动员从“冰立方”北广场的4号门进入,有一条“之”字形、长达80米的无障碍通道直达冰场。通道的宽度能容纳两辆轮椅。由于冰壶赛场在地下一层,“冰立方”还特地在场馆入口处增加了一个1:20坡度的临时坡道,可供大流量的上下穿行。

▲“冰立方”场馆中的无障碍通道已经搭建完毕(来源:北京晚报)

“冰立方”的运动员更衣间中也别有洞天。“我们改造了10间集装箱式更衣室来灵活补位。”无障碍改造工作人员介绍,每间约30平方米的集装箱式更衣室,其实是由4个小集装箱拼接而成,为了配合轮椅平进平出,采用了自动门的设置,更衣室门口的轮椅坡道坡度设置为1:16,还设计了双层扶手。更衣室内部,坐便器、洗手池淋浴设施应有尽有,简单好用。

举办冰球比赛的国家体育馆对所有客梯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残障人士可从各个入口直达比赛场地及看台。馆内增加了36个无障碍看台,它们分散在各个场馆入口处,并做成阳台的样子,让残障观众距离冰球比赛场地更近。残奥会期间,运动员更衣室至比赛场地间全部铺上了仿真冰板,并降低坡道坡度,运动员可以从更衣室乘冰橇直接滑入比赛场地,而不是进入赛场再更换冰橇;冰面加高、强度增强的同时,场馆还将运动员座席区下部的不透明板墙改为透明,方便运动员坐在冰橇上实时观察赛场情况;混合采访区的挡板高度也从原来的1.2米降到了60厘米,让运动员接受采访更方便。

▲在年的“相约北京”测试赛中,冰球运动员经过仿真冰板滑入赛场(来源:新华社)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的无障碍设施具有鲜明的地理特色。中心位于小海陀峰南麓,场馆上下高差达余米。因此,中心的设计依山就势,顺应地形等高线进行“板片形式”布局,在自然起伏的山地间建起四组水平布置的平台,并通过无障碍电梯、道路系统相连接,赛会期间还有无障碍班车穿梭其间。此外,这里的“轿厢式”缆车可供乘坐轮椅者使用,“轿椅式”缆车则是装备滑雪器的残疾运动员使用。

▲2月28日,运动员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乘坐缆车(来源:新华社)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是全国首个残疾人冰上项目训练专业场馆,包括了冬残奥冰球比赛训练馆、轮椅冰壶训练馆等建筑。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工程环境部部长赵根祥介绍,场馆本着“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的原则,采用了全平面设计,不存在任何凸起高差,并将所有的墙面阳角都做了抹弧处理。

除此之外,训练馆各通道的无障碍扶手都采用两层设计(分别距离地面70厘米和90厘米),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无障碍电梯的电梯门采用了透明玻璃,方便了观察轿厢内外。

电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设置的上、下按钮外,在距离地面20厘米处还设有一组,轮椅使用者可直接用轮椅触碰按钮。场馆卫生间创新地使用了自主创新研发的双位排水控制系统,墙面设有两个控制按钮,上肢残疾或下肢残疾人士都可方便触及。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里还配置了盲文地图(来源:新华社)

“无障碍”让城市更美好

无论是在各竞赛场馆,还是在冬残奥村,每一条平缓的坡道,每一段牢固的扶手,都在用细节彰显城市服务的水平和温度。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而冬残奥会,更是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机遇,科技与人文在赛会期间交织成“有形”的冬残奥会遗产。

冬残奥会中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标准得到应用,将极大地改善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的环境。“尽管年北京冬残奥会的日程仅为十天,但它所带来的文化效应将对我国社会观念的改变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利群这样说。

▲本届冬残奥会北京赛区将举办轮椅冰壶比赛。北京公交集团特别将40辆车改造为“福祉”车,保障轮椅乘客及随行人员便利出行(来源:北京晚报)

从事助残工作多年的侯斌认为,本届冬残奥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进步的结果,无障碍设施正是这项事业中重要的一环。

侯斌说:“‘无障碍’其实是每一个人的需求……有一天我们可能也会变老,可能因为受伤坐在轮椅上,所以我觉得‘无障碍’更多的是思想和心理的‘无障碍’。冬残奥会无障碍设施的制定和实施……给‘无障碍’带来更好的推广,当各行各业看到了全世界的残疾人运动员使用时的便利,这种便利会推动各个城市、乡村建设无障碍环境,这是很好的榜样力量。”

(来源:网易新闻)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也有同感:“借助赛事,我们让无障碍设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落地。相信通过冬残奥会筹办,将明显提升主办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整理/记者赵玲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央广网、环球网、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北京朝阳”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残奥会设施无障碍,场馆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