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涛哥想起在前不久接了个咨询,来咨询的ADHD来访者就是被当成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治疗了很多年(实际上只有ADHD),导致十几年来,自己核心的ADHD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那么这种ADHD患者被漏诊或者误诊的现象是个例吗?
容易被漏诊的ADHD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有不少ADHD患者的ADHD被漏诊或者被误诊成其他精神障碍。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普遍的现象呢?
涛哥结合相关文献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ADHD的全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是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
由于这些核心症状在患者生活中持续出现,因此,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大多数ADHD患者在日常活动中都经历了实质性的社会功能损害。
根据研究估计,高达50%的儿童ADHD在成年后仍保持这种ADHD状态。
而且人们一直有个误区:“普遍认为ADHD发生在儿童时期。”
因此,成人ADHD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ADHD症状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从而使诊断成人ADHD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与儿童时期首次诊断的ADHD相比,成人ADHD出现的外在和多动症状较少,这进一步增加了转诊和诊断的复杂性。
再加上,成人ADHD通常与许多精神疾病的并存有关,如严重抑郁障碍(MD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酗酒和/或药物滥用、双相情感障碍(BD)以及各种行为障碍。
这就导致了许多直接可归因于ADHD的症状往往被错误地与其他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因此没有得到充分治疗。
所以,不仅仅双相,很多共患焦虑症、抑郁症的ADHD患者也有可能被漏诊。
ADHD与双相的高共病率
今天涛哥只想深入探讨下双相情感障碍与ADHD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十年里,儿童和成人的ADHD和双相情感障碍潜在关系在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对儿童青少年群体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和ADHD二者的共病率在22%-90%之间,在校人群的ADHD患者大约为10%。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这个比例会降低,成人人口中ADHD共患BP的比率为9-35%。
然而,这些比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中BD的患病率,正常人群患BD的比率通常估计约为1%。
ADHD与BD高共患的四种假设及共患的后果
年,研究者Sachs等人提出了四个假设,可以帮助解释双相和ADHD症状的高共病率:
1.共病是一种偶然现象;
2.共病是诊断标准重叠的产物;
3.共病是由于共同的“素质”,使患者容易患上单独的疾病;
4.双相发作之前的ADHD症状代表的是青春期前疾病的表达,ADHD发生在双相发作之前。
在DSM-V中,ADHD和BD诊断标准有几种症状重叠,这可能会使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的诊断变得复杂。
例如:重叠部分:1.比平常多说话。2.容易分心/从一个活动跳到下一个活动。3。活动增加或坐立不安等等。
(DSM5中关于双相I型和2型的诊断标准(部分))
另外,与BD患者相比,ADHD/BD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更低,受教育程度更低,伙伴关系更少,自杀企图更多,法律问题也更多。
也就是说共患病的ADHD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适应能力显著降低。
这些发现表明,共患病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功能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可能会阻碍患者充分发挥潜力。
ADHD共患BP的药物治疗
在ADHD共患双相障碍的情况下,用兴奋剂类药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的。
研究者Viktorin年的研究发现,如果用哌醋甲酯治疗多动症,并且不使用情绪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则3-6个月内躁狂发作的可能性比不使用哌醋甲酯的双相患者高了近7倍。但是,与未使用兴奋剂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患者在使用了双相情绪稳定剂的情况下,同时服用哌醋甲酯则降低了躁狂发生的几率。
Viktorin建议:
由于在同时接受情绪稳定药物治疗共患双相情感障碍的ADHD患者中没有观察到与治疗出现的躁狂有关,因此,在正在进行的预防性治疗的情况下,同时服用哌甲酯和情绪稳定剂似乎是安全和可行的。
鉴于未服用情绪稳定剂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用哌醋甲酯后躁狂症的危险比显著增加,在对ADHD患者开始单一的兴奋剂药物治疗之前,应仔细评估以排除双相情感障碍。
涛哥总结及建议
总的来说:
ADHD和双相情感障碍有着很高的高共患比率,且共患病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功能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可能会阻碍患者充分发挥潜力。
ADHD被漏诊的原因可能在于相关从业人员缺乏对ADHD的认识。而ADHD被误诊成双相的原因可能在于ADHD的很多症状和双相有类似之处,在诊断标准上也有重叠的地方。
而有一点,需要引起精神科医生高度注意,在对ADHD患者开始单一的兴奋剂药物治疗之前,应仔细评估以排除双相情感障碍。
由于目前中国精神科医师对成人ADHD的认识普遍不足,个别医生可能不会针对ADHD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而哌甲酯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情绪波动,因此,涛哥建议如果服用哌甲酯类药物导致情绪问题加剧,要马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全文完!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Klassen,L.J.,Katzman,M.A.,Chokka,P..().Adultadhdand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