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需要经历许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虽然我们都希望能有好事发生在身上,但难免会遇到不幸。比如一个糟糕的前任!
阿杰认识小美的时候,不过才15岁。小美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有许多男生为了她争风吃醋,即便是像阿杰这样一心沉浸在牛顿、居里夫人等数理化大咖们所构建的世界里的书呆子们,也会在晚上回寝室休息时谈论其这个女同学。
听说她的家庭不太好,好像父母离婚了,跟着父亲生活,但父亲对她不好;听说她交往的男生数不过来,但每个都不长久;听说她画画很好看,唱歌也很好听;听说她很聪明,虽然逃课,但学习成绩都很好;听说她会喝酒,还会抽烟;听说她没什么朋友,很多女生都讨厌她;听说她谁都敢怼,曾经跟教导主任打过架……
阿杰虽然嘴上不屑于同大家一起讨论小美,但内心深处却对这个女孩子有一种心疼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想去保护她。也许是上天感受到了阿杰内心,命运让他俩一起考进了同一所大学。
初到大学,阿杰并没有主动与小美接触,还是小美主动跟阿杰打招呼的。阿杰感觉自己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小美,怎么说呢?小美不是那种长相美丽的女子,但却有着让人无法拒绝的魅力。阿杰感觉自己被她吸了三*七魄,再也不能正常生活了。于是他鼓起勇气向小美表白,很快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艰难。不知道为什么,在与小美在一起的时候,阿杰逐渐感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小美是个很情绪化的女人,特别容易耍脾气,而且还很大。明明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她却接受不了,而且无理取闹。比如阿杰想跟室友们一起玩电子游戏,就跟小美提了一下,没想到小美认为阿杰不喜欢自己,并因此跟阿杰发了很大的火。阿杰觉得莫名其妙的,毕竟俩人也没什么事情要做,而且阿杰只是问问而已。
不仅如此,阿杰越发感觉小美的问题很多。小美仿佛永远都没有安全感,明明都跟她在一起了,但却还是不相信阿杰,似乎阿杰会离开自己似的。仿佛要阿杰天天陪着她才能甘心,可一旦阿杰真的这么做了,她又总是给阿杰找茬挑错。阿杰感觉自己好像在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阿杰怎么做都不会合小美的心意,而且在她身边永远都不会轻松下来。
阿杰感觉小美那难以忍受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快让自己喘不过气来了,他决定离开小美,跟她分手。没想到小美同意了,语气很平静,没吵没闹,转身就走。阿杰感觉自己都不知道该做何感想,没想到当天晚上就被小美室友的电话打懵了。
小美自杀了!室友说小美躺在自己的床上割腕了,医院去了。阿杰赶到时小美已经脱离危险了,阿杰觉得自己太混蛋了,小美是这样爱自己的,但自己却没有感觉到。居然不能忍受她的小脾气,哪个女孩子不撒娇呢?哪个女孩子不耍脾气呢?因为爱自己所以才会怀疑自己,自己真是太蠢了。
于是乎,俩人重新开始了。阿杰很认真的也很小心地陪着小美,只是不知为什么,阿杰越来越感觉沉闷了,并且觉得自己不想跟小美有交流。想分手,但又感觉小美会再次自杀,而且不是说说,小美真的会这么做。阿杰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快被耗竭的蜡烛,已经没有年轻人的光芒和朝气了,对小美也失去了往日的激情。阿杰想知道小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不能像别的女孩子那样与自己正常相处呢?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人格障碍具有如下几个表现:
1.明显不协调的态度和行为,通常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功能,如情感唤起,冲动控制,知觉及思维方式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2.这一异常行为模式是持久的、固定的,并不局限于精神疾患的发作期;
3.异常行为模式是泛化的,与个人及社会的多种场合不相适应;
4.上述表现均于童年、青春期出现,延续至成年期;
5.这一障碍会给个体带来相当大的痛苦,但仅在病程后期才明显;
6.这一障碍通常会带来职业及社交方面的严重问题,但并非总是如此。
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在认知、情感、冲动的控制和需求的满足、与其他人的交往上,显著偏离了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
在中国,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全国十二个地区患病率为0.13‰。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诊断水平并不高,而且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出于一些原因,比如家属担忧患者的未来等因素,不会轻易给予人格障碍的诊断。
人格障碍的分类较多,不同的诊断体系,其分类模式也不尽相同。而且在实际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往往是多种类型相交叉,很难完全地将其划分开来。
从治疗角度来讲,治疗人格障碍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治疗,但疗效不一。这取决于生物学基础、疾病类型、社会—家庭因素、个体心理实际改变意愿的程度等。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许多问题,面临一些困境。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百里挑一#
资料来源:
1.人格障碍讲座张天宏上海精神卫生中心.5.23
2.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版(ICD-10)第三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董景五(主编)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