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6 21:34: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和活跃。说到人口流动,就不得不提到适应能力或者叫环境适应能力,而它正是衡量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当今人才素质的发展与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水土不服”,原来指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不太适应,睡不好,吃不香。到后来“水土不服”的所指更加广义,涵盖了主客观的各个方面。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水土不服”就是“环境适应能力”出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有过水土不服的体验,如乔迁新居,移居他乡,住校学习,出国深造,当兵入伍等等。每当人们迁居到一个新住所,处于一种新环境,适应一种新氛围,融入一种新文化,克服一堆新困难时都会受到无形的心理压力。如果自己在人格方面正显露某些弱点,那么这些压力就有可能使人陷入到一种心身不适应的状态中,这就是“适应障碍”。咱们今天就以大学生为例,来谈谈“水土不服”,实际就是来谈谈环境适应能力的问题。大家知道,一座大学里的学生基本上来自祖国各地,具有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的同学之间,存在个体性格、生活方式等差异,使同学们在交往中容易产生分歧和隔阂,影响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出现交往困难,最终导致适应障碍。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可能一方面还留恋于中学阶段的同学圈,另一方面也在试图建构新的朋友圈。怎么度过这个过渡时期,每个大学生都在摸索。走极端的人自然是有的,譬如有的同学仍然沉浸在以前的人际交往带给他的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所以频繁地与父母、亲人或者老同学联系,通过打电话、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