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往往父母觉得一句很普通的话,很有可能给孩
TUhjnbcbe - 2023/10/7 17:50:00
北京中医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813121.html

据统计,中国17岁以下的孩童青少年中,大约有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一旦没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治疗,发展成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就会产生自杀倾向,抑郁症中自杀率更高达15%。

抑郁症是目前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变化时,就要注意起来了:

1、情绪明显变化

孩子还不具有和成人一样准确表达和快速调节情绪的能力。他们遇到什么事情,往往会表现在情绪上。

当一个开朗外向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自卑、闷闷不乐,不爱动时;或当一个文静的孩子突然变得容易发脾气、急躁、没礼貌,经常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时,家长就应该警觉了。

2、食欲、睡眠变差

孩子出现失眠、夜惊、多恶梦、睡眠中常常翻来覆去,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

3、学习状态骤变。

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出现厌学,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上课不专注,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

4、孤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孩子突然变得淡漠麻木,常说“没意思”,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与人交往。

遇到上面的情况,家长就要主动去跟孩子沟通,了解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问题。如果自己无法帮孩子调整过来,就要考虑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了。

儿童抑郁的危害是什么?

 (1)性抑郁障碍的儿童,在至少连续两周的时间里,持续体验抑郁、悲伤的情绪。

这样的心境变化,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也可能会表现为易怒、烦躁或不稳定情绪,而非悲伤、沮丧等。患者会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在想到这些事物时,也无法感觉愉快。

青少年的重性抑郁还可能会有一些非典型的表现。他们无法因为即将到来的、令人愉悦的事情感到愉悦,却可以在事情发生时体验到愉悦的情绪。例如,一个喜欢吃披萨的孩子,如患有重性抑郁障碍,可能在想到披萨的时候无法感到愉快,也不想去吃披萨,但如果给ta吃披萨,ta还是会吃得很开心。

除了心境的变化,和无法感觉愉快,儿童重性抑郁障碍还可能有其他一些表现:食欲增加,并想吃某种特定的食物,或是没什么食欲;

(2)睡眠状况的显著变化,可能是嗜睡、失眠或睡眠紊乱;

(3)精力不足,总感觉疲惫、没有精神,不愿意去学校或出门玩;

(4)集中注意力有困难,可体现为成绩下滑;

(5)身体运动静不下来,或动作迟滞;

(6)无器质性病变的身体疼痛,如头痛、胃痛等;

(7)感到自己无价值或有内疚感,对批评、拒绝及失败非常敏感,或是有“我很丑”、“我不好”、“没人喜欢我”等消极念头,这一点在病状突出的孩子的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尤其常见;

(8)孤立自己,或与一群人(而非所有人)疏远,如突然换一群朋友,或疏远家人却仍和朋友保持接触。

(9)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患重性抑郁障碍的孩子可能会反复思考死亡,有自杀观念、自杀计划或自杀企图。

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怎么办?

1.作为家长,如果觉察到孩子有抑郁症的一些临床表现,应鼓励孩子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医院的精神科筛查及就诊。如果放任不管,抑郁症不仅不会自愈,更可能会极大危害孩子的健康,甚至引发生命危险。一旦确诊,如果能尽早就医,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2.如果孩子已确诊患有抑郁症,以下这些小建议,也许可以让你更好地帮助及支持孩子。

 (1)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抑郁症不是谁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选择。所以不必自责,也请不要责备孩子,不要觉得孩子生病让你丢脸。

(2)家长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总觉得这样等于承认了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的失败。

这种不接纳的态度,可能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巨大的伤害。此时是孩子最需要家人支持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要总感觉心情不好”这一类的话。心情不是孩子能够选择的。

(3)接受孩子和ta的抑郁症。

有很多事情,儿童及青少年可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因为他们担心会惹父母生气,或是让父母担心。所以,和孩子进行沟通,让ta知道他们所说的可以被接纳。

(4)经常和孩子说说话,但要尊重孩子的舒适圈。

讨论抑郁症和自己的感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抑郁症中的他们,也可能会不想说话。所以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在那里,愿意为ta提供支持,愿意倾听ta。不要让孩子有必须参与对话和回应的压力。

(5)倾听孩子,而非教育ta。

当你想要指正孩子的想法,或对孩子的做法下判断时,请忍住。最好避免给出任何建议,更不要给他们的想法或做法下结论。

 (6)不要害怕谈论自杀。

和孩子谈论自杀,并不会将这个想法“植入”ta的脑海。如果ta已经有自杀观念或企图,谈论这件事对ta来说会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而如果ta之前没有想过要自杀,以后一旦ta有自杀的念头,ta会更愿意谈到这个话题。

如何避免孩子患上抑郁呢?

1、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曾有一抑郁症的孩子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在他长达余字的“遗书”中,这样写着:

“考98分都被(爸爸)骂,吃饭打嗝一耳光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耳光打过来,他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

“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电话的时候很我妈说了,我妈说才73名,呵呵,我在电话另一边都快气哭了。达外竞争多激烈,其他同学考到前家长都有奖,而我呢?”

……

听到不少家长说,我们小时候也是被打打骂骂过来的,也没见出现什么心理问题啊,现在的小孩怎么这么脆弱啊?

木心先生曾有有一个比喻,“人就像导管,快乐流过,悲伤流过……”;但是如果这个管子发生堵塞,所有的情绪都被积压起来,总有一天会爆炸的。

我们小的时候,遇到什么烦恼,大多有兄弟姐妹可以倾诉,或者大不了跟同学吐槽一番,再不行,到野外溜一圈,跟大树说说话,总能释放出去。

但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是“孤独的一代”,一来少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压力;二来沉浸在网络世界,很少出去真正的社交;三是城市生活中,与大自然的疏远。父母给的压力会在有限的空间中,精准地投射到他们的身上。

如果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要求过高,使孩子长期处于过大的学习压力之下,一个细小的挫折就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们患上抑郁症,甚至作出无法挽回的举动。

前段时间,一篇上海退休老教授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的犀利文章——《牛蛙之殇》,在家长的朋友圈刷屏:作者的外孙为备考上海四大民办小学,从3岁起接受高压教育,不堪重负患上抽动症;幼升小之际,接连被小学歧视和拒收,入学无门……

在社会集体重压之下,我很欣赏一位妈妈的做法,她把所有的压力在自己那里做了消解,然后不断在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成绩之间寻找着平衡。

她很明白,孩子要适应现代教育的模式,但是同时,孩子也要成为他自己。

2、不要沉浸于电子产品,多鼓励孩子出去走走

近日,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教授吉恩·特温格(JeanTwenge)发布报告称:“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社交网络的使用让这一代的青少年越来越不快乐,他们与现实生活中朋友聚会的时间越来越短,约会的次数下降,睡眠时间减少,因此孤独感随之加重。

对于那些每天使用电子设备3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青少年,其自杀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出35%。

虽然报告出自美国,但在我们国家,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不会更乐观。

在我们小时候,电子产品还没有这么普及,放学去同学家写个作业、去体育场打打羽毛球,周末和小伙伴去爬个山都是很正常的活动;而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电视或者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会降低孩子的快乐指数,加重他们的孤独和空虚感;而且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走走,去和小伙伴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快乐的性格;去感受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大自然会给孩子的成长注入正能量。

3、多培养孩子的爱好。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足球、绘画、钢琴、唱歌、诗词等等,在读书之外,鼓励孩子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孩子会在热爱的事物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愿意和父母倾诉。

孩子的世界不大,我们看来的小小烦恼放进去,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一样。

孩子,我希望你能用心中的光明与喜悦去化解阴霾;希望你的童年除了眼前的考试,还拥有诗和远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往往父母觉得一句很普通的话,很有可能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