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倦怠反映了个体复杂的心理状态,并与社会因
TUhjnbcbe - 2023/8/30 20:30:00

引言

学业倦怠的相关研究。整理现有研究发现,大多将学业倦怠作为因变量,以探讨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其中较为典型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已有研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学业倦怠的作用:罗云等人发现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显著与学业倦怠相关显著,且能够显著预测中学生的学业倦怠。吴艳等人发现学校气氛也能够影响学业倦怠,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均是造成学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刘怡婷等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也受到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影响。

也有部分研究探讨了个人因素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国外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芬兰中学生的学业倦怠与自尊水平显著相关。我国研究者王小新和苗晶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学业倦怠。马利*和黎建斌发现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对其学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越低,越容易产生学业倦怠。罗云等人也探讨了学生感知教师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和自主动机对学业倦怠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以往关于学业倦怠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大多仅仅通过横向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没有深入探讨影响学业倦怠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以往研究在考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时大多考虑较为单一,应将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联系起来共同考察对学业倦怠的影响,此外,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考虑影响学业倦怠的因素时要重视对网络时代相关变量(如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的探讨。

生活事件的概述。西方学者提出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总会不停的遭遇各种事件和情景,为了将生活平和的延续下去,必须在心理及行动上对事件或情景做出适当的应变,该事件或情景就是生活事件。Holmes和Rahe认为生活事件是生活的突变,它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来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冯丽云等指出,个体所遭遇意料之外的改变就是生活事件,它是衡量压力应对与个体身心状态健康与否的工具。

也有研究者认为,生活事件即经常发生在生活中,能够引起个体应对措施的事件,它要求个体存在一定的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刘贤臣等人认为触发个体主要压力、消极情绪,来源于客观世界且难于应付的刺激就是生活事件。这些定义存在一个共同之处——客观的意外变动会打破个体的固有生活模式,这些意外变动即生活事件可以是个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个体生活、群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与习惯、规则中,一旦这些规则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时就有可能成为对个体造成压力的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关系。个体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保存模型指出:(1)由于资源本身就具有中心价值(或可以帮助获得中心价值),人们会努力获得和保留资源;(2)个体在应对压力时会造成资源的损耗;(3)个体拥有的资源与适应关系密切,拥有资源越少,适应越差,当个体感知到对其资源的威胁时,就会产生倦怠。青少年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会消耗大量有限的心理资源,在进行需要资源投入的学习活动时,会导致资源的持续匮乏,进而引发学业倦怠。

在实证研究方面,Sarason指出“倦怠反映了个体复杂的心理状态,并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这表明学业倦怠与生活事件这一社会环境因素之间可能也存在着联系。国外研究者Dyrbye等人对明尼苏达州三所医学院的名医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过去的12个月中,消极的个人生活事件与精疲力竭维度相关显著,个人生活事件也显示出与学业倦怠的密切关系。李永鑫和周广亚针对大学生的一项纵向研究结果也表明,生活事件不仅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生活事件是学业倦怠的前因变量。

通过以上对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整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生活事件和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结果较为统一,大部分研究者均认为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关系紧密,并且生活事件可能正向预测学业倦怠。当代社会压力重重,这不仅对成年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身心健康发展并不完全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影响颇深。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对于解决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手机依赖的概述。随着5G社会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大部分个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因其便利性和快捷性更是深得人们喜爱。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平均每周上网时长逐年攀升,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44.3%。Griffiths在操作上将这些成瘾定义为涉及人机交互的非化学行为成瘾。

除了*博障碍,网络游戏障碍是目前唯一一种非物质相关的障碍,被列入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作为一种物质相关和成瘾的障碍。FungChin等人指出手机依赖和网络成瘾都是技术成瘾的一种形式。研究者认为手机依赖可看作是一种不涉及麻醉剂的冲动控制障碍,Bianchi和Phillips认为手机依赖者具有以下特征:全神贯注于手机(例如,当超出范围一段时间后,用户会担心错过电话);通过不断增加使用手机的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在手机上停留的时间比原定的更长;感到迷茫、不安、喜怒无常、沮丧或消沉;使用手机摆脱问题或缓解烦躁情绪等。

Mohammad和Arash认为手机依赖可以被归为一种有问题的行为,特征是孤独感、缺乏自信及自尊。Samaha和Hawi认为强迫性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冲动障碍,并认为手机依赖与压力感知和学业成绩有较大的相关性。国内的研究者徐华认为个体不正常地进行手机依赖这类活动会导致身心痛苦或影响社交等。也有研究者指出,手机依赖即个体缺乏自控力而过度使用手机,从而损害身心健康,并淡化现实社会交往的现象。熊婕等认为,手机依赖是指个体由于失控的使用手机行为,形成了身心不舒服的状态。肖祥则表示手机依赖是指个体缺乏使用手机时的自控力,并表现出戒断症状,而导致损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一种状态。

手机依赖与生活事件、学业倦怠的关系。根据资源保存模型,生活事件会导致感知到资源的威胁,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资源补充时,个体便会寻求网络资源。手机因其便捷性、包容性等特点,在青少年在面对重重压力时,它成为了部分学生应对生活事件的一种方式,很可能导致产生手机依赖。广义紧张假设也为这一假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压力感,会导致个体体验到消极情绪,为缓解情绪,个体会表现出一些非适应性行为或成瘾。

研究表明青少年手机依赖程度越高,学习投入越少,学习成绩越差,而学习成绩与学业倦怠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说,手机依赖的戒断性和低效性可能使青少年工作记忆水平下降,存在冲动控制障碍,表现在学习上效率不高、缺乏兴趣,获得更多的学习无意义感与低自我效能感,进而易产生学业倦怠。以往研究则发现高强度使用手机的个体会更容易分心,也更易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手机成瘾水平高的个体容易产生的学业倦怠。因此,我们认为手机依赖可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倦怠。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推测:手机依赖可能作为个体风险因素在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的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倦怠反映了个体复杂的心理状态,并与社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