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抑郁症人群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群体,全世界患病人数已经有3.2亿人以上,国内也已经超过万人。
国外研究显示重度抑郁患病率在疫情爆发后增加了7%。抑郁症患者容易产生自伤自杀等冲动行为,危害自身健康的同时给社会医疗带来负担。因而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个体遭遇童年创伤会引发抑郁风险提高。童年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这是人的心理、情绪、认知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遇到忽视、虐待、意外伤害等,会使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损伤和消极认知偏差,大幅增加个体终生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有研究数据表明童年创伤人群抑郁情绪心理治疗效果更佳。更有研究人员发现母亲的过度控制、父亲的虐待、父亲的冷漠等童年创伤会影响抑郁治疗的缓解率,并在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早期发病、慢性病程、自我批评、认知功能失调、终生焦虑、自杀倾向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把性别、年龄、种族和抑郁严重程度控制在基线水平,不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于童年创伤人群都存在优势,并且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患有慢性重度抑郁症和遭遇过早期不良生活事件的患者缓解的可能性是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两倍。
积极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积极歪曲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研究者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童年创伤人群抑郁情绪进行积极幻想干预。为童年创伤人群抑郁情绪的干预和预防策略提供新思路。
02
童年创伤
童年创伤的概念产生于年,美国一位医学博士对于肥胖患者的研究中显示,肥胖患者多遭遇过童年早期阶段虐待,生活在不良家庭环境或患过抑郁症。几年后,他提出了童年期不良经历的概念,是指儿童期生长在虐待、忽视、或功能不全的家庭环境中。
童年创伤的发生率非常高,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但国内外对于童年创伤的内涵表述不一。童年创伤也叫做童年不良经历、童年逆境等,是指在18岁以前经历健康、生存、心理、生理方面实际或潜在的单一或多重伤害。
这些创伤使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个体发生行为、心理、精神障碍的几率增加。
童年创伤的分类
国内外学者将童年创伤大体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人际创伤:即个体在童年时期遭受家庭成员的虐待或忽视。
重大事故:即个体童年期遭受重大生活事件,超出个体承受范围,而造成的心理或躯体创伤。
医疗创伤:即在童年期经历重大疾病、手术、外伤、疼痛等童年期遭遇虐待、忽视等创伤会引发较高的抑郁风险。
因为童年创伤经历引起抑郁情绪的人群非常多,且他们对抗抑郁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亟待解决。
积极幻想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适度的积极歪曲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03
研究人员从积极幻想理论的角度,对童年创伤人群抑郁情绪进行问卷和干预两项研究。探讨童年创伤、抑郁情绪、积极幻想之间的关系,验证积极幻想干预在童年创伤人群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童年创伤与抑郁情绪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抑郁量表得分随创伤程度增加而升高,而童年创伤较少的个体抑郁程度相对较低。研究表明童年创伤与积极幻想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幻想与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抑郁人群的童年创伤得分较高,积极幻想得分较低。
积极幻想在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起中介作用。提高积极幻想水平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童年创伤人群抑郁程度。有人认为,预防童年创伤有助于减少个体抑郁的可能性。
积极幻想启动范式有助于童年创伤人群预防不良情绪,提高其适应能力,增加其控制感,减少其抑郁情绪。
现实意义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抑郁症的干预和预防。近年来,童年创伤、抑郁的人群大幅增加,因此对他们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找出抑郁的影响因素,对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验证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理论意义
以往研究中已经验证了童年期创伤是个体出现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但以往的研究着重于某一特定群体,且多数研究探讨童年创伤对抑郁的消极和病理因素,探讨积极因素对童年创伤人群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