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暴力虐待小动物谨防反社会行为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问题儿童”或“犯罪倾向儿童”

文/河童凉爽

大多数正常人干了坏事后,都会有不安的负罪感或羞耻感。愧疚感和同情是我们人性的一种品质,能够约束我们避免再干坏事。然而,孟子有言论“人之初性本恶”,我们的“原始作恶”混合着许多欲望、情欲和冲突,它们会驱使我们做出一些伤害性行为。

但有些孩子很顽劣,他们会故意搞破坏,踩死植物昆虫,打人咬人,乱扔垃圾,浪费食物,他们是邪恶的“反社会人”吗?

何谓“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personality,简称ASP)

依据人格健康程度为客观标准,可以分为正常人格和变态人格,变态人格也叫人格障碍,指在不良的先天素质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所造成的人格结构的的畸形和偏离。人格障碍有九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

特点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APD/ASPD)。它的主要特点是: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它是变态人格中最易于发生犯罪或违法行为的一种人格障碍,萌芽于儿童、青少年时期,表现在幼年就已发生明显的反社会倾向,比如偷窃、说谎、暴力等问题行为。

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儿童、青少年被称为“问题儿童”或“犯罪倾向儿童”,一般从幼年即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习惯。长大后往往犯罪,并且容易“犯罪成癖”,不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

他们性格中存在着大量与社会规范相冲突的思想观念,冲动对抗,极端自私自利,且固执己见,无悔过之心,蔑视社会*治制度、法律与道德规范;他们感受不到良心的谴责,从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缺陷,对痛苦的反应不强,而且只在乎当下的痛快,易实施暴力性危害行为。比如纵火等。

不幸的是这类人现在越来越多,“反社会”让他们变得嫉妒、易怒、好斗,觊觎他人的财产,怀疑他人的动机和行为。

辨认

我们的孩子纵然不可能会杀人放火,他们充其量只会成为“孩子霸王”和“无敌破坏王”,但一个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必定在童年时期就有苗头,我们必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