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方人更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大师说结合这6大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01导语

尽管现代人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来源于西方心理学,但是在面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上,中国人与西方世界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的确存在国人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差别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文化上的不同,所以在面对心理上的变化时,看法也不尽相同,在心理学中,正是认知方式的不同。

02国外心理健康标准的流派差别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

世卫组织在成立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残缺或疾病,而是指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的正常状态。”

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三、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十原则

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估;生活有目标并切合实际;能经常的接触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具备总结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不违背团队要求的情况下,施展有限度的个性需求;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有限度的满足个人需求;

03国内心理健康标准古往今来

一、《孙子·谋攻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虽然这是揭示用兵作战的谋略思想,可也间接地反映了哲学心理中的对新事物认知程度决定了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道家哲学

在道家哲学思想中,一切皆倡导“顺其自然”的思想。用现代心理学去解释的话,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攀比心理:攀比的心理状态,是现代心理学中被证实又被认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在道家哲学中,顺其就代表了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攀比的积极建议。

适度情绪表达:自然万物,皆有其自己的规律,过度的控制不仅不利于情绪的表达,更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就像我们遇到悲伤的时候,能哭出来,就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哭的方式给了悲伤情绪一个抒发的通道。

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蔡焯基提出的国人心理健康6大标准

情绪稳定,有安全感;认知自我,接受自我;自我学习,独立生活;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角色功能协调统一;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04阐述西方与国人对心理障碍的认知区别

一、西方人是外倾,而国人是内倾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为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他的“人格分析心理学”了。在这个学说中,对我们影响深远的就在于他详尽阐述了“内倾与外倾”两个概念。

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概括的话,西方人多以外倾为主,而国人多以内倾为主。接下来以一些详实的例子来解释,方便大家的理解:

西方人的性格特点:1、自信心十足;

2、性格开朗,感情丰富并善于流露;

3、独立、知性但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

国人的性格特点:1、重视自我内心世界,性格多以内敛为主;

2、性格内向甚至孤僻,不善于表达自我情感,感情不宜流露;

3、心思细腻,多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思考;

分析:

既然在人格分析心理学上就有了明显的差别,那么久更加意味着我们在是否具有心理障碍这个问题上就有了根本的分歧。

当欧美人与中国人同时面对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率真的性格与直接的表达在我们国人看来,是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一种表现,当面批评一个人与私下批评一个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结论:

可见,这在心理学层面:

西方人的直接表达虽然容易伤人,但可以情绪的快速表达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国人内倾的性格,虽然内敛并换位思考站在被批评一方的立场上,但是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否换来对方的理解,就存在了分歧。而最终情绪虽然表达了,可是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二、西方人重表象,国人重内涵

1、西医与中医的逻辑差别

在就医的时候,面对西医,经常需要各项指标上的检查,最终医生根据指标结果与影像学的特征,做出综合判断。简单的去讲,就是哪里不舒服,治哪里即可;

从中医的角度,主张从人体的根源找到问题的所在,不仅治标还要治本,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结合一个人的神态来做出综合判断,最终达到调理治本的功能。

通过西医与中医的逻辑差别,反应了西方人与国人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上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西方人只要情绪上出现波动,就希望寄托于心理咨询与精神用药,当然这在现代心理学上是一个好的征兆,的确是值得学习的。就像我们常说的“有病早防早治”。

国人则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在于国内很多人在出现心理上的波动时,通常认为这属于正常心理反应的过程,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事后也就慢慢忘却了。这种思维方式也证实了道家“顺其自然”的主题思想在国人脑海中的实际地位。

2、对心理障碍上的认知不同

就西方人而言,性格上的本真,注重“自我”情绪上的表达,凡事有违背于“自我”角度事情的出现,都被判定为心理障碍的出现。

同时,有任何心理障碍的问题,不会去避讳家人、同事的咨询与帮助,甚至倾向于让别人推荐可靠的心理咨询师让自己接受治疗。

相对于国人而言,内敛的性格决定了对待心理障碍的认知程度,总认为顺其自然的方式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可就是一些身心上共同出现的鸿沟难以跨越,最终在遮遮掩掩的情况下才接受心理治疗。

小结

总的来讲,西方人重表象虽然直接,但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是现代心理学所提倡的情绪适时表达与控制;而国人在心理上的认知多因为内敛的原因而被忽视或忽略,所以在现代心理学中,国人只重视了控制,而没有注重表达与抒发;

05结语

同样引用心理学大师杨国枢先生的观点作为结语:对于国人来讲,心理学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奢侈品阶段、一个是调味品阶段,另外一个则是必需品阶段;目前的阶段处于调味品向必需品阶段转型时期,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国人认识到了心理障碍在身心健康中的危害,从而要改变自我认知,积极的将情绪进行抒发并有效控制。#心理#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明理记,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记录生活,感谢有你!

中国人的心理京东好评率96%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1购买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是谁?为什么我思故我在?我们与AI的区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