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你总是感觉生活障碍重重它会给你答案 [复制链接]

1#

今天我们来看阿德勒的《理解人性》第二部,它讲的是性格科学。读了这部分,我们或多或少对自己的性格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在本书中,阿德勒告诉我们,性格是一个社会性概念,是一种精神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模式。

我们平时可能把性格分为:内向或者外向。这只一个总的概念,那一个人的性格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具体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和个体想联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考虑到个体和他的环境关系时,才能够谈论个体的性格特征。

在生活中,优势、权力和征服他人是指引大部分人活动的目标,它调整着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并指引个体多种多样的心理表现进入特殊渠道。

也就是说,性格特征是任何个体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外在显现,它能使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个体对他的环境、他的同伴、他所生活的社会以及存在的挑战的态度。

即,性格特征是整体人格用以获得认同和重要性的工具、计谋,它们在个性中的形象就是生活“技巧”。

在本书第一部分,我们就认识到,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是人类得以繁衍下去的基础。

社会的个体必须确认与其社会的关联性。个体的性格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表现出的形式就是具体的性格特征。

每个个体的性格特征也不是单一存在的,都可能存在多种性格特征。本书主要把性格特征分为了:攻击性性格特征、非攻击性性格特征、其他性格特征。

这些性格特征中,都是说的是性格的弱点,每个人在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吧,人的一生当中,也许都是在与自己的这些性格弱点作斗争,也许,我们终将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也许是一种认知:

即,没有十全十美的性格,没有完美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会有优势,也有劣势,我们只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性格和身边人的性格,做到扬长避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性格劣势。

我们总是相信,性格是遗传的,比如说,有人会说,“他爸爸就是这种性格,所以他遗传了他爸爸的性格”。可事实是,性格既不是遗传,而是诱发模仿。它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处于成人周围的儿童,他习惯去模仿成人的行为。

就如阿德勒说:家庭对世界传统的看待和态度,以及坏的榜样在这些事例中起着相同的作用。就如,在追求重要性中,儿童抓住环境中获得了重要性并受人尊敬的个体榜样,并以之作为理想模式。

一个人的性格,也可以说他是怎么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障碍、困难等问题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他对世界的印象,对生活的态度,对社会以及同伴的看法。

所以,了解性格,学习人性知识,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邻人,克服和掌控性格中的弱点,更好的掌控生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生活在共同的社会中,我们的性格也是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它是一种生活的技巧。

我们如何修正自己的性格,唯一的标准就是:共同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感是我们共同遵守的标准,也是用俩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以及衡量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标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3个维度来操作:

首先,从个人来讲,我们应时常思考:我们应感恩我们同胞的是什么?

我们受共同生活的逻辑支配,决定了需要用某种已知的标准来评估同胞,社会感在任何个体中的发展程度都是人的价值唯一标准。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讲,父母理解儿童发展规律,可以避免直线性格特征变成夸大形式,如勇敢的堕落成厚颜无耻,独立的堕落成赤裸裸的自我主义。

再次,从学校教育来讲,不再是生搬硬套的灌输知识,而是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了解儿童人性中的错误,能够及时纠正。学校是儿童体验精神发展历程的场所,它必须适应健康的精神成长的要求,只有当学校和健康的精神发展的需要相协调的时候,这才是良好的学校。

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儿童的性格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培养社会责任感才更让其适应社会生活,当儿童长大成人,才能成为社会和生活的朋友,才能愉悦、健康的生活。所以,我们每一个都需要提高人性知识。

首先,我们提高人性知识,掌握一定的性格弱点,才能更好的了解自我,再加上生活技巧,必然导致更适合我们需要的行为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

其次,可以影响他人,尤其是儿童,并预防那可能再另一场会降临到儿童身上的盲目的命运的无情后果。

性格在儿童时期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以至于在成人的主要性格特征中,我们也会发现其在生命之初就有的行为模式。

所以,阿德勒提出:“对于儿童,我们必须使儿童的生活不太悲苦;我们必须预防他过早的学习到存在的阴暗面;我们必须给他体验生存的欢乐的可能性”。

否则,如果儿童把生活作为一种不悦的困难来体验,会使他们陷入社会感将受到歪曲的巨大危险。

“对个体来说,认识到性格的弱点,那些认为我们命里注定的不幸命运将不再必要,而这种不幸命运仅仅是因为他来自不幸的家庭、遗传或境况。只要单独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明将会有决定性的进步,新一代将会在勇敢的意识中成长、将会意识到自己是命运的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