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老师,我(孩子)什么时候能好啊?”
“我……说实话,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吗?或许只是太多东西堵在喉头,一时间无法作答。思来想去,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是个伪命题,心理健康或许也只是个虚拟概念。看身体疾病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问医生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头疼脑热,跌打损伤,似乎都有个清晰的疾病周期,然而到了心理疾病,抑郁焦虑双相精分,病程却变得如此模糊,为什么会这样呢?且不谈抑郁焦虑的大比例共病,双相的高自杀率,睡眠障碍背后潜藏的情绪问题,身心疾病的交互影响,如此复杂且整体性高的状态,我们甚至连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究竟占比多重都很难回答,更何况通过心理治疗与咨询“治好”需要多久呢。既然心理疾病具有不同于躯体疾病的复杂性,整体性,无法割裂开来单看抑郁,焦虑,或是失眠等等,似乎就牵扯到一个整体的“心理健康”概念,然而,如果要问我,我什么时候能获得心理健康,或许我的答案会是,永远不会。最好的情况或许是,我们一直在接近心理健康的路上,并且永远无法抵达。首先,心理咨询的目标恐怕不是心理健康,实践中,我们可能会制定这样的目标:度过某个人生危机,提高情绪控制的能力,减轻焦虑,降低复发率,自我成长等等,什么时候“好起来”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这个“好”。其次,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模式可以让任何人获得“心理健康”,弗洛伊德不认为潜意识可以完全被意识化,克莱因认为婴儿出生即带有焦虑,人的一生不断在丧失,科胡特也不认为人可以获得完全的自体客体体验,人本主义相信人有向上成长的力量,认知行为相信想法可以改变一切……然而,没有哪种治疗理念会告诉我们所谓心理健康的模样,但我们总有途径接近那个构想中的“心理健康”状态。那么,如果我们来百度心理健康,会得到如下标准: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如果来访者是问我如何能达到上述状态,我想,可能是一瞬间,可能是一辈子吧。身处动荡变化之中,带着所有经历留下的印记,我们可能会在某个时刻出现任何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状态,也可能会在下一个时刻重获宁静。一直跟随内心行进,成就个人的独特生命,或许才是答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