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般大众对心理问题的分类
一般大众,一说到心理问题,喜欢用诱发事件来进行分类。比如,学习问题、人际问题、亲子问题、婚恋问题等等……
另一种分类方法,就是以症状表现进行分类。比如依照《DSM》《ICD》等诊断手册里的典型症状分,焦虑问题、抑郁问题、强迫问题、恐怖问题、失眠问题等等……
这些分类方法,对大众来说简单明了,也清晰易懂,但实则也会带来一些难题:
第一,把一个很复杂的整体的问题,框死在一个名词里面,让大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任何一个心理问题的形成,都如一个蜘蛛网一般千丝万结,牵扯到非常多的心理内容。一个“人际问题”或“焦虑问题”等名词,没有办法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内在全景给展现出来,反而会让人的眼光只聚焦在一个点上,而忽略了整体的信息。
第二,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用一个“名词”界定下来后,会让大家有个误解,以为某种特定的“问题”就会有某种特定的“现成答案”。事实上,个同样症状问题表现的人,他们都会有种不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都会找到种完全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解法。所以,每个人的情况,都需要具体个案具体分析,没有办法编撰出工具词典,“xx问题”就对应使用“xx方法”。
第三,这些专业名词满天飞之后,会被很多人“利用”,用来做生活中的“挡箭牌”。比如,学生不想学习就借口自己是“抑郁症”,成人相亲失败就归为自己是“社交恐怖”,做事追求完美就推脱自己是“强迫人格”……当然,这些名词在被发明的最初,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去界定一个现象。但到了现代,似乎被很多人用作“挡箭牌”,可以名正言顺地推卸责任:这不是我的问题,跟我没关,是“xx障碍”在影响着我。
第四,主体能动性的丧失。所有的心理问题,原本都是跟当事人有关的。但是,当大家可以把责任推脱到“我是得了xx症,所以我才这样”后,就人工造出了一个“敌人”——都是这个“病”的错,跟我没关。比如,一个做家长的,是自己对孩子的养育出了问题,现在则可以说“我孩子得了焦虑症,是焦虑症让他现在很烦躁,和我无关”。或者,是两个人把婚姻处成了这样,两个人都有责任,但一句“我得了抑郁症”,就把处不好的责任推给了“病”,自己则安全地置身事外……把“人的问题”推成了“病的问题”。
02
如何看待满天飞的诊断评估信息
那么,在这些诊断评估理论满天飞的年代,我们要如何来明确我们临床工作中的准绳呢?
首先,我们不看表面,要看内在;不看现象,要看本质。
很多来访者最开始来的主诉,都是从表面现象谈起,比如我焦虑,我失眠,我人际关系处不好,我总是心里难受。这个时候,作为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的描述所迷惑,我们的工作是要从这些表层内容中,通过倾听和提问,寻找到更为内在深入的本质内容。
比如,焦虑,因为什么而焦虑?什么时候开始的焦虑?当时正在经历什么时产生的焦虑?这个焦虑的感受具体是什么?它会让你联想到以前的什么事情或什么人?……
通过一些提问,让这滴叫做“焦虑”的墨水,得以在碗里渐渐扩散,浓浓的墨水只有在完全散开之后,我们才能看到里面真正的颜色是什么。
记住,我们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