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6.html当前,各类人群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心理矫正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标本兼治”的“心防”。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施行,更为心理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作为司法社会工作者的笔者觉得:司法社会工作者更要站在高起点、高定位、高方向的角度去拓展深化心理矫正,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克服心理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社会生活的成员,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度过社区矫正期,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笔者认为:首先作为司法社会工作者要深刻的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概念及心理矫正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异同之处,从而可以在实践中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矫正工作。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概念: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心理矫正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咨询与疏导、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疾病转介都能够方法和手段,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帮助其调整改善不良认知,消除心理障碍,减少负面情绪,增强适应社会能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效果的矫正措施。1心理矫正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异同笔者认为:心理矫正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主要有: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目前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技术如心理动力、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都可用于心理矫正;咨询中运用原则和技术相同,如鼓励、倾听、尊重、保密等;工作对象碰到的问题常常是一致的,如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行为矫正等;治疗基础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专业关系;工作的形式往往都是以个别和团体为主。尽管心理矫正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着如此多的相似性,但是笔者认为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差异性的。1.适用人群的范围不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以正常人或能够接受咨询的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心理矫正适用的人群主要是社区矫正对象即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2.咨询时间的设置不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咨询时间设置是来访者与咨询师或治疗师之间达成共识;心理矫正中的来访者往往受其犯罪刑期的限定,只有在社区矫正期限内才可以接受咨询。3.咨询的内在动机不同:来访者有无咨询动机对咨询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来访者都有明确的咨询动机,主动接受咨询;心理矫正的来访者咨询动机往往都是被动的,是经过司法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心理量表测试筛查后,发现存在心理问题,动员他们来接受心理咨询。4.咨询设定的目标不同:心理咨询的工作目标较为直接、具体、明确;心理治疗的目标设置较高,着眼整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心理矫正的目标鉴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目标之间,同时又以使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限内能够实现“清晰其认知、平和其心志、美好其愿景”的心理矫正目标。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实践运用作为司法社会工作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社区矫正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的开展心理矫正工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开展心理测试筛查:司法社会工作者依托社区矫正心理测评系统中的人格特质量表即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PQ、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报到的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测试,了解掌握每位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2.开展心理访谈评估:通过运用各种心理量表测试生成的心理测试报告,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工作生活情况、社会交往、生存状态等各方面情况,司法社会工作者根据心理测试报告及访谈情况进行初次的心理评估。3.撰写心理健康普查报告:每月针对新报告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心理测评、筛查、评估,司法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各类心理测评报告中数据比对,信息分析研判后,撰写一份心理健康普查报告,报送司法行*部门作为心理矫正工作的参考依据。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司法社会工作者每季度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行为、个性等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主题,如受挫后心理调适、压力释放等各类主题等。5.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或危机干预:根据心理测试筛查,对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社区矫正对象,司法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对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社区矫正对象,安排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并建立个人心理咨询档案;对存在严重行为偏差、存在严重心理、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恶习未改、有再犯新罪的社区矫正对象,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矫正中的心理咨询可以采用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让社区矫正对象能够完善和提升自我,修复和改变家庭关系,从而能够达到心理矫正的效果。6.转介:在开展首报到心理测试筛查工作中,司法社会工作者发现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社区矫正对象,司法社会工作者通知其家属或监护人,并配合转介到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笔者在社区矫正实践中开展心理矫正典型案例1.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案例小欧是一名在校学生,因为与同寝室同学在食堂内因排队就餐产生纠纷,小欧一时失手把对方打伤,后送医途中死亡。小欧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期间在看守所内羁押了十个月。在对小欧开展心理矫正时了解了小欧的成长经历及他的原始家庭情况:小欧自小就由祖父母带大,与父母分开,从上学开始父母接他回上海,从初中开始父母就把他送到全日制寄宿学校上学,小欧回到父母身边后,是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父母除了争吵之外,各自忙碌自己的事业。小欧性格内向,不大愿意与人主动交流沟通,在小欧父母的心目中,觉得小欧的这种性格还是挺好的。咨询师通过量表测试和面谈沟通后做出了初步诊断:小欧性格偏内向;自我评价偏低;自控能力薄弱,遇事不会变通;与人沟通不畅,社会交往能力偏弱;今后发展目标迷茫。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和社会学习理论确定处理小欧的心结,释放内心纠结中的能量;引导小欧自我认识,并促成其自我成长,将潜意识中思想提升到意识中来;引导小欧在自我成长中,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并为之付出积极的行动;指导小欧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他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巩固咨询结果,在咨询中引导小欧学会思考、成长和发展。咨询师对小欧开展了10次的个案咨询和6次的团体绘画和沙盘治疗,再次通过量表测试即前后测对比数据分析后,看到了小欧在咨询中的成长,确定的咨询目标也逐一实现。2.为泄怨气企图报复并多次上诉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案例老方原是一名人民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下海”,老方从教师队伍中跳槽加入了“下海”的行列中。仕途一向顺风顺水的老方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时贪念被法院判处诈骗罪并宣告缓刑。老方一直认为自己没有罪,在羁押期间,他始终不认罪,后来通过律师的劝说后,他表面认罪,实际上他想出来后报复社会。年3月正值疫情高发期,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运用心理量表对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问题大排查,老方成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