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骥远
届本科生
托福分(高二时考取)
各位即将来到DKU的新同学们,伴随一份份到手的录取通知书,我不禁想起了去年这时候的自己,难掩被梦校录取的激动,却隐隐对不久以后在DKU的学习生涯感到心里没底。那时候我们的群里每天都有这样的焦虑,大家经常问学长学姐们的问题,总是“文章又多又难该怎么handle?”“我高中只写过词的小作文,以后写essay该怎么办?”“全英文上课我会不会听不懂?”。现在回头看,许多担心是没必要的。既然大家能通来到这里,那么DKU对我们的语言基础和适应能力有着充分的肯定。但毕竟要换一门语言上学,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个适应的过程,下面我从文献阅读,口头交流和论文写作三个方面,写几条粗浅的指南。
1.文献阅读
关键词:
沉淀心智,培养习惯,“收放”生词
在我刚入学的第一个秋季学期,我选了社科基础、世界流行病史、近代欧洲哲学史等阅读量较大的人文社科课程。教授们挑选的reading(阅读资料),一般都是大几十页的长论文或古今典籍,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我们,啃起来会相当吃力。面对它们,我觉得“beabsorbedin”和“bewrappedupin”这两个形容着迷的英文短语很是生动贴切。抽出大块的时间,完全让自己被文献“吸”进去,“裹”进去,频繁出现的长难句渐渐通畅,细密的逻辑条条理清。读完后,有对文章整体脉络和主旨的确定,当然,一定有继续读下去的成就感和动力。起初我也很难静下心,看了一会就想去刷一下朋友圈,吃一口零食,有时只是拿手机查个单词,竟然半个小时后还没放下它。这时就需要在大一的早期培养习惯。为了排除干扰,我在看文献时将手机放到我SRH(学生公寓)房间的客厅里,在我学习的小房间里,不放太诱人的零食,这样“苦行”了两周后,读文献时杂念就少了很多。
许多同学看文献时,一大头疼之处就是生词。不同于我们通常以为的生词导致阅读障碍,大家入学时都很要强,不容许自己放过一个生词,看一篇文章,好长时间都用来标注生词,速度就慢了下来,思绪也是碎片化的,阅读效率自然会低。然而,我们学习一门课程的目的,从根本上说不在于服务我们的词汇量,而是理解和思考与课程真正有关的话题。所以,文献中的生词不用一口吃下去,根据上下文去猜测词义,即便一两句看不懂也不会影响对全文的理解,这个道理相信大家中学阶段的老师们已经唠叨过很多遍。有必要查阅的生词,是一篇文献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新概念和某些学科特有的术语,它们通常不多。
2.口头交流
关键词:
口音、自信、自然
在口头交流方面,DKU的同学们入学前几乎都有着这方面的优势。在课堂上和课后讨论中,可能因为周围的同学“说得更好”和不少出生于英语国家的nativespeakers(母语使用者),会担心自己口音很重,影响交流时的自信。首先我们得明白,英文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完全标准的发音规范的。一些口音,因为流行历史的悠久,使用人口的众多,或者因为使用群体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会经常在世界上被标为“官方”。但是就像人类的不同种族,不同的口音并没有优劣之分。某种意义上,口音传递着我们各自独特的身份。不夸张地说,DKU每位同学和教授都有他们独特的口音,这正是DKU文化多元性的体现。AustinWoerner教授曾在给届同学的一封信中说描述一类人:“他从没学好过基本的英文语法,操着浓重的口音,讲话也不算流利。但是他讲英文总带着自信,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和外国人沟通顺畅。即便他话讲得有点‘糙’…因为对他来说…英语就像一把榔头,只要它敲钉子敲得好,长得如何并不重要。简言之,他所拥有的就是自信。”
Presentation(报告陈述)是DKU学术环境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很多课程在学期中或者期末都要求学生做一个或者好几个presentation,大家一般需要借助PPT介绍自己对某个话题的认识,研究的成果或是期末论文的内容,需要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不停地讲。这时演讲的姿态和语调不仅需要自信,还要自然。和平常说话没有明显的区别,就是自然。也许你出于对presentation的重视,在上台之前做了精心准备,要说什么都全部写成稿子,表面看来万无一失,但台下的同学和教授能很清楚地听出口头语和书面稿的区别。如果一个presentation听上去全是书面正式的语句,听众会觉得无聊。列简短的提纲作为备忘录通常就够了,大部分内容自由发挥,不仅能使语言亲切自然,还能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同学和教授后续的提问也就不慌了。
3.论文写作
关键词:
清晰性、具体性、
语法和用词问题、学校资源
在DKU,很多课期末没有考试,而是写一篇论文;一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往往一半以上由学期中间和期末的论文决定。我曾经把论文简单地理解成字数多一点的高中英文写作,只追求遣词造句的灵活变换,产出的论文华而不实。我慢慢意识到,在DKU的学术环境中,首先得让他人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因此,观点必须用清晰,精确的语言传递。同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