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到底差在哪 [复制链接]

1#
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到底差在哪?图

《大江大河》作者

谢爱磊广州大学洪岩璧东南大学匡欢佛罗里达大学白杰瑞香港大学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年第4期原标题《“寒门贵子":文化资本匮乏与精英场域适应——基于“”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追踪研究》01、基本问题与文献基础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尽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重点高校的农村籍学生占比有所下降,但年至年先后出台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及《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策有效地提升了重点高校农村籍学生的数量。有资料显示,自当年开始,我国重点高校的农村籍学生数每年提高10%左右。当然,经典的教育平等理论指出,受教育过程的平等与教育机会的平等同样重要。对于农村籍学生而言,更好的社会流动机会不仅意味着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同样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获得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基本相当的学术与社会体验,拥有相当的学业和社会成就。既有文献对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针对农村籍学生在上大学后的学业和社会成就问题的系统研究却不多见。农村籍大学生的在校体验究竟如何?他们的学业成就和社会体验与城市学生有何差异?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过程平等问题关系到农村籍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他们能否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高等教育机会,顺利融入主流社会,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以及适应状况,已有研究有两个基本发现。首先,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籍大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稍显逊色。不过,这些研究的调查对象多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比较的通常为英语成绩(操作变量常为单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而非总体学业状况。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质量不同,城乡背景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大学期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其次,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成就与城市背景大学生也有所差异。有研究指出他们担任各类干部(校、院、系和班级学生会)的机会低于城市籍大学生。虽然农村籍大学生社团参与的积极性可能高于城市学生,但他们往往不能长久坚持,容易半途而废。对于农村与城市生源的学生在学业和社会成就上存在差异,已有文献也尝试做出解释。主导的解释将学业和社会成就视为社会再生产的结果,研究者将家庭的影响概念化为“家庭资本”,认为不同水平的学业与社会成就是不同背景家庭将自身的优势传递给子女的结果。不少研究指出,家庭的经济资本、父母的职业地位与教育背景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与社会成就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不过,不同范围调查研究的发现却并不一致。例如,有研究者针对一所重点大学的调查显示,家庭的社会阶层越高,学生越有可能担任各类学生组织的干部;也有研究者针对南京近2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母亲的职业为农民及下岗人员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在校期间担任校级及院(系、班)级学生干部——且这种关系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这些研究发现不一致,可能与使用的抽样策略不同有关。“家庭资本”的概念有助于认识近40年随着市场化改革而悄然变化的社会分层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随着地位竞争的日趋激烈,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试图通过一定的家庭投资策略将自身的地位优势传递给子女,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近期的研究频繁指出城乡户籍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差异或就业上的差异之原因来自更一般化的家庭背景,而非户籍本身。已有研究亦表明代际优势的传递存在复杂性,家庭的优势地位未必能够直接转化为子女在学业和社会成就方面的优势。如布迪厄(P.Bourdieu)指出,经济资本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不同背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受奖励的状况,即直接的经济投入未必是有效的阶层优势传递策略。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既有研究的另一重要结论:代际优势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已有教育制度和*策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阻断家庭的影响。当已有的教育制度设计不利于优势阶层传递自身的地位优势时,作为基本行动单元的家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采用更加隐秘的手段传递自身的地位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资本”这一笼统的概念可能无法有效解释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业和社会成就上的表现,尤其无助于认清家庭的优势地位可以通过何种手段转化成为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相对优势,且这些手段为何在既有制度环境下有效。不少既有研究也尝试将家庭资本概念分化为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等子概念,但对于不同类型资本的作用机制描述又模糊不清且特别缺乏实证性质的观察。本文借助一项为期五年的追踪研究数据,对比分析了城乡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的学业和社会成就状况。下文先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与总体研究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研究发现、进行总结与讨论。本文尤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