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安全
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消息不时在网上出现,有名校的,也有普通高校的,有男性也有女性。这些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环境适应问题
学习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恋爱问题
性格与情绪问题
求职与择业问题
那原因是什么呢?
01
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02
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03
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04
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05
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2
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3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4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
发展社会交往
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5
求助心理老师
医院就诊
心理老师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如以上方法无明显效果,则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科学治疗。
END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宣传部图文
张浩楠责编
梁佳伟
审核
严斌斌徐梦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