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大吉
孤独症谱系孩子往往会存在诸多情绪和行为问题,让家长和老师们苦恼不已。然而这些情绪和行为的背后原因多是孤独症谱系孩子广泛存在的交流障碍、认知能力和社交意识不足等问题。本期邀请中国康复医院心理科相关专家,对孤独症谱系孩子一些典型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解析,为读者提供参考。
张默墨
中国康复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
祁长凤
中国康复医院心理科主管心理治疗师
文_张默墨祁长凤
我家孩子今年5岁,医院就诊,却意外被诊断为孤独症,智力测验显示智力落后。
孩子能说话,可以表达基本需求,比如“我想吃饼干”“我肚子疼”等;也能明白和完成简单任务,比如“把毛巾给爸爸”“把鞋子拿过来”等。但是说话时会有奇怪的语调,与家人简单对话时也会出现很多逻辑问题。不主动与同龄小伙伴玩游戏,偶尔被动参与游戏也会表现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耐心等待、不排队、冲撞小朋友等情况。从4岁开始,出现对家人和同龄伙伴的推、撞、打等攻击行为。在家里,稍有不被满足就会大喊大叫、哭闹、满地打滚儿,有时还会出现莫名其妙地闹情绪、摔东西等情况。
爷爷奶奶怕孩子哭闹,对他的要求基本上无条件即时满足。我和孩子爸爸虽然知道不能这样,但迫于老人的压力,最后往往也就拗不过孩子了。长期这样的交流互动方式导致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打人、摔东西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让全家人很苦恼也很无奈,是我们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A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成因
我们暂且称呼来信中的孩子为小A。孩子任何情绪和行为的产生都有它的意义,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小A的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
从来信中得知,小A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障碍。通常语言表达困难的孩子在出现生理需要、安全感缺失、逃避困难等情况时,首先想到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闹、打滚儿这些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来信中还显示,小A存在认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是大部分孤独症孩子都存在的情况。认知能力不足导致孩子与外界沟通存在障碍。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语言,而自身语言表达困难又会限制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些过度的肢体接触来代替语言,对小A来说是更简单和快捷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方式反而会引起沟通不畅,继而就会产生哭闹、打滚、推撞他人等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同时,从来信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小A存在明显的社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障碍,这也是孤独症儿童的典型症状之一。他缺乏与同龄小伙伴交流的需要,在被动交往中,没有掌握和同龄孩子交流互动的正确行为方式,导致建立同伴关系困难。缺乏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自己无法理解其他同龄伙伴的想法也不被同龄孩子所理解,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情急之下,小A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和不恰当的肢体接触,也就出现了家长所看到的不会排队、冲撞、拍打小伙伴等情况。
来信中家长表示,小A有时候并没有实质性的需要,也会突然闹情绪、摔东西、攻击家人,但其实这个时候他可能是因为家人没有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