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蘋风起水生文 [复制链接]

1#

前日一时兴起,与同行聊了聊中医思维,诸君良有感慨。今将所思所言记录于此。笔者认为的中医思维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全息与全念,二是虚实认识的自由变换。

?

人先有大愿力,而后有大作为,思维方式建立其上。孙思邈在《千金》的序里说,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这个气魄,才能领会中医的思维模式,第一道门槛不是智力,而在愿心。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咱们有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守护华夏子民上千年,这门学问自然而然的浩瀚,自然而然的蓬勃,我们的感动有深远的来由,是无数条人命见证的厚重。许多国人不懂医,却喜欢中药房里百草混合的味道,有些感觉是刻在骨子里的。

?望江遥滴酒,白蘋风起水生文?说到中医,很多人第一反应估计是把脉。人手腕处有桡动脉搏动,西医大夫摸它数心率,判断有无心率不齐,可以查周围血管症中的水冲脉,能操作的不多。中医大夫三指一并,浮沉之间洞悉病人全身的状态,病灶在何处,近期什么症状,乃至前因、预后,医患双方都不必说太多话。同样是摸桡动脉,同样是医生的手指,所得的信息量为何如此不同呢,难道中医有神奇的超能力?哈哈,当然不是。好比以前不会开车的时候,没觉得路上有几个路标,拿驾照以后,路上的标志似乎一夜之间多了好几倍,眼花缭乱。接收到的信息量取决于意识,心中的体系越完整,能容纳的信息就越多。?一寸九分的长度,能探出人一身的信息,何故??《难经·一难》云,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这是说了“为什么要取寸口”,而不是“把寸口脉为什么能诊断”。而且人身一气周流,何故必须取“终始”呢,多少还是有些立不住脚。?有此一难,是因为脉诊的主流方法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过程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形成了一段空白。这一变化,看似简化,实则提高了门槛。?早期中医是“遍诊法”。比如《素问·三部九候》是分上中下三部,每部再分天地人三处,三三共九处位置用来诊脉。《素问·平人气象》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其动应衣。又写了数绝者如何,结而横者如何。显然是摸的心前区搏动处。《灵枢·经脉》写十二经各经的“是动则病”,是早期经络诊察的记录。《灵枢·禁服》则有“人迎几倍大于寸口”,“寸口几倍大于人迎”的描述,至少也诊了两处脉动。直到东汉仲景写《伤寒论》,也有“趺阳脉浮而涩”这种描述,这是诊的足背动脉,而《伤寒论序》批评当时的医生“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也说明当时复数位置的脉诊仍然是学界正统且主流的诊脉方法。峨眉山的医学目前还保留着这个体系。?与其说难经时代的“独取寸口”是进化,不如说是一种无奈。《难经·十六难》“曰: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这是提出疑问,古代精细全面的诊断方法失传了,现在各门派搞出了各种新招,怎么评价呢?于是《难经》的作者干脆化零为整,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寸口这一处,绝境涅槃,踏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路。?“遍诊法”诊察全身的经络,十二正经的脉口,奇经八脉的脉口,比较明显的搏动点几乎都要摸,经脉的状态是满是亏,有没有变粗变细,鼓起或陷下,非常繁琐的过程。优点显而易见——精确,完整;缺点也易见——麻烦,信息散碎庞杂。而且从道理上来说,并不比现代医学的查体高明太多——上下肢的压差、颈静脉征、周围血管征、病理征、压痛点等等,现代医学也有完整体系啊。只不过是中医比人家多发现了“经络”这层结构而已,思维并不高明太多。?那为什么说“遍诊法”到“独取寸口”是伟大的一步呢?因为这是中医思维的极致体现,是形而上的进步。不再是体征与病症的点对点对应关系,一指标月,从有限到无限,踏入了“仁”的境界。?万川归海,芥子须弥?这个措辞没想好,因为明显不能说“踏入了道的领域”,还差得远。借儒家的“仁”字,方便描述。何为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所谓仁,就是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系。麻木不仁,要么是形容肢体感觉出了障碍,触觉障碍,要么是形容一个人没有爱心——都是失去联系,失去自己肢体的联系,失去自己与他人的共情能力,心与心的联系。人的感受力是极强的,我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与自然尚能建立联系,更何况是同类。?把脉就是这么一回事。甚至望色、闻声,也是这么回事。医生通过寸口脉动为媒介,与患者建立了联系。师父说,资质好一点的医生,练三年脉诊,能体会到患者的全部感觉,“他哪儿难受你哪儿难受”,结合这几年的经历,此言不虚。(当然,不是病到了自己身上,是通感)。?这几十年有个很火的概念叫“全息对应”。法国人发现的耳穴,养生栏目经常提的足底反应区,都是这个理念的衍生物。脉诊流派里,许跃远先生,寿小云先生都在全息脉法领域造诣深厚,连不到一公分的病灶都可以靠脉诊摸出来,精确度与CT、MRI相当。?全息的道理,大致是这样的。迎面吹来的这阵风,起于青萍之末,越过山阿,舞于松柏,上厅堂,进罗帐,拂过我们衣裳。迎面这一瞬,包含了风的起承转合,有它一切的过去。正是每一个瞬间的叠加,空气中每一个分子的影响,才成就了这瞬的风。那么,我们感受到的东西,不止这一瞬的动态,而是此间全部的过程。一片海扬起万道波,而每一道波,都包含了这片海全部的消息,每一个水分子都必须是如此运动,才推出了这一道波纹。而再往前追溯,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也必须如此,地核的变化,日月的变化,一切的因果必须环环相扣,才产生这一道波纹。一道波纹就是海本身,亦是世界本身。海是一片海,万道波纹便是万片海,万道波纹也终究还是一片海,是现在,是过去,也是未来。是为全息。?还有个词叫“全念”,“概念”指的是将事物的信息提取概括之后的东西,“全念”与之相反,是事物的全部信息。我们时时刻刻处在无限的信息流里面,任何事物包含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无限的,因为处理不了,所以只能提取关键的部分。(认识事物是靠直观感受而非概念定义,如果我们向老外介绍“筷子”,我们会拿起一双来给他看,“喏,这样的东西叫筷子”,而不会是“长20cm左右,直径8mm左右的柱状物体”,人家有可能会拿来一根吸管。医学界有句名言,健康可测量不可评价。血压的标准是-,难道一个85mmHg的人就一定是病态的吗?不见得,他有他自己的健康标准,不非得和95%的人一样才叫健康。)提高感受力,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一点点去接近“全念”的领域。这是中医毕生的修业。?看到这里,也许会有朋友吐槽,不就是从“遍诊法”到“独取寸口”,怎么说的这么夸张??举个去年的脉案来说吧。当时接触了全息脉法,身体状态也不错,学了两周就有些收获。为一邻居诊病,从上到下,摸到了颈椎病、肺结节、高血脂、胰岛功能紊乱、冠脉前降支50%狭窄,除了月经后期没摸出来,其他基础病都摸全了。但当时也懵了,按现代医学病种去摸的脉,和中医思路对接不上,写方子一时竟不知如何下笔了。倒不是说全息的精细不够好,而是实体层面(解剖、病理)再精细,也接触不到深层的身体状况,比如经络气血情况,比如病因由来。传统模式的中医脉法,也许没有极致的精细,却能把握住可操作的因果链条。这是思维模式所带来的深刻,摸出来的东西,就能治。诊与治在思维上是一体的,越是高明的思维模式,越接近“直感”,中间过程越少。?学全息的时候就在想,若我都摸的到那些精细的病灶,表示人类手指的灵敏度是相当高的,古代的大医家不可能摸不到那些解剖结构、病理结构。可是他们为何不精细描述呢?为什么不描述冠脉在寸部的树杈样貌、不描述肺脏的形状?而始终坚持用“如鸟羽”“如刀刮竹,如水入沙”这样的生活现象去类比??因为这样情境下领悟的道理,远远超过文字描述。真的去摸一次鸟羽,去拿刀刮一次竹,去摁一次沾雨的沙,就会领悟触感背后的道理。看见河道的泥沙,就能知道到化痰该加养阴药,祛淤要配补气药。看明代潘季驯跨时代的发明——束水冲沙,比看一堆补阳还五汤的方解要直观多了。*帝曰: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人体是个小宇宙。王阳明格物穷理到最后,转向了心学的内求,最后开悟。然而格物未必就不能有所得。若不善于内省,多观察自然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让我们的技术境界飞跃成长的,是生活。?《素问·灵兰秘典》说,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天地间,天地的道理在人体也适用。天有日月,人有双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人右手足有力于左侧,左耳聪于右侧。春分的*昏,观星可见苍龙七宿跃出于东,白虎七宿隐没于西,故人体肝升于左,肺藏于右。以上种种,就是“比类”的思维模式。比类是为了说话方便,而不是背后的道理就是那样。是“借自然规律描述人体”,而非“用术数逻辑解释人体运行”。《医学心悟》说“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炥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金匮翼·咽痛失音》却说“盖肺象金而出声音,金破则不鸣,金实亦不鸣,辨之之法,实者壅遏不出,虚者声嘶破也。”同样用“钟鸣”来比类,前者论述的是咳嗽,后者说的是发音,若是执着于文字,也许会认为两段给出了相悖的观点吧。嘿嘿,钟声为谁而鸣??中医常说的六淫,也是比类,耗散蒸腾者为暑,善行数变者为风,收引凝滞者为寒,诸如此类,无法定义,界限模糊,既然可以有六淫邪气,就可以有三百六十邪,有一万三千五百邪。六只是个虚数,或许是受三阴三阳影响,或许是受佛家学说影响,确定了六淫学说。这六种属性的界定很模糊,往往只是具有“趋势”或者“倾向”,而不是具体的可测量的模型结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六淫不具备实体。《灵枢·百病始生》说,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虚邪”是一个启发性的概念。?人生病是因为风雨寒暑吗?不是。几十年前俄罗斯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在几乎不存在病原体的西伯利亚,让受试者往冰窟窿里跳,很冷,最后也没感冒。人生病是因为病原体吗?也不是。病原体无处不在,为何有人生病有人不病,有人平时无事某天忽然感染了?所以生病这件事是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导致的,所谓六淫,是我们以患者当下的表现,总结归纳为某种病性,再抽象逆推出一个病因环节。这些“邪气”是不精确的,因为找不到对应实体,只是“诊疗”这个“方程式”中,医生设置的“参数”,用来参与“计算”。这些邪气是存在的,因为它是由许多实体因素高度抽象而成的。?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为的是放开自己的思维。冬天可以遇见暑邪的患者,夏天也不少见大实寒,逻辑理清了便不会怀疑自己的思路,乍遇怪病,心里不乱。插句题外话,怪事的背后只是有些环节我们没想通透,它仍然符合这世间的道理,很多人追求“偏方”。偏方,亦合正法。?从把脉引出了“全息全念”的思维,从六淫入手是想谈另一个思维——虚实互见。王维写诗,诗中有画。“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看不见雨,却知道有雨,虚实之间,朦朦胧胧,正是其美感所在。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仅有二三蝌蚪顺流而下,不见蛙却可闻蛙声。虚实之间,妙用无穷。?中医的方药、针灸是实实在在的操作,疾病的过程也是客观的存在,但在诊疗思路中,六淫邪气是虚,藏象是虚,阴阳亦是虚——一个由“虚”构成的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导出了最后实实在在的操作,这是现代科学体系不能理解也不能认同的。?中医存在许多这样虚实共存的情况。经筋的概念难以界定,但经筋在体表可以轻易摸到,摸到的线路绝不是任何特定的解剖结构,神经、肌肉、动静脉、不具名的结缔组织,很多成分组成了十二经筋,摸到了却还是定不了概念。我们可以治疗由于“气”的流动异常所导致的病,疼痛、肿胀、抑郁等等,但我们仍不知道“气”是什么。同理,津液、穴位、*神意魄等等,都是如此,我等中医在虚实之间切换自如,又“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知,意味着这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西方很少有这种“虚”的思维,从艺术方面就能看出来。西方油画、雕塑的表现力都是通过写实手法呈现的,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把写实手法进化到了极致。虽说也有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这种神作,上帝与亚当指尖将触未触的距离,留下无尽想象——从这种构思已经能窥见“虚”美感的萌芽。可直到十九世纪印象派兴起,西方艺术才是真正踏入了“虚”的领域。而中国的山水画早在唐宋就开始了写意风格,不主张精细刻画鸟树山川的模样,而是通过笔法表现神意,将自己的思绪融进画中,作者与自然化为一体。到后来,真实的自然已经不重要了,作画是表达自己心中所见,倪瓒、朱耷、徐渭,乃至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都是如此。?写实写意,虚与实,是不同地域文化诞生的不同风格。徐悲鸿生于写意技法高超的中国,在印象派兴起的时期,却仍然坚持在枫丹白露学习写实技法,因为乱世之中,需要浓烈厚重的表现力唤醒民族,追求意境的写意山水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虚实的追求没有高下之分。?至于东西方这种思维的差异,大概从上古就开始发生了。?科学的源头是巫术,文化的根基是宗教。西方神话里,人与神是隔绝的,大洪水来了需要神拯救,犹太人被埃及人欺负了需要神来拯救,人类最后要受到神的审判。神是神,人是人。中国文化里,我们敬神,慎终追远,提醒自己举头三尺有神明。但洪水来了,我们自己去疏导,旱灾来了,勇士把太阳射下来。从本土宗教角度,道教讲长生久视,人通过修行可以成仙,禅宗讲见性成佛,人开悟就是佛。“神”在这片土地的地位很奇妙,人与神似乎有界限,又似乎没有。所以我们可以理解那些超越实体的概念,我们的思维可以在虚实之间变化自如。?偶尔也有人问,那现代医学从解剖深入到了生理病理,现在到了基因水平,这不是一步步由实到虚了吗?不是的,从认识上来讲,这是不同微观视野下的“实体”,是同一层面的因果关系,并没有涉及“虚”的领域。?写了这许多,仍有未尽之意,能理解的大概也只有寥寥数人吧。写成这一篇张狂的文字,如果能让诸位觉得“换个角度看,有些事也许有道理也说不定哦”,这些时间就花的值得了。中医之路本来就难以被理解,何况我辈孤且直。?前天夜里,师妹问“你相信中医吗?”一时恍惚。以目前的经历来说,在中医这领域,见过高山,没见过天。见过几位国手,知道山路如何走,一步一重天。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是孙思邈、张仲景,还是扁鹊、炎*?逝者如斯。医院管的患者,卵巢癌晚期,刚被切掉了子宫及双附件,结直肠全切。这位阿姨知道对面是产科,就问,张大夫,你说对面每天都是新生命诞生,比起我们这些苟活的人,是不是有意义多了?沉吟片刻,我说,怀胎数月,一朝产子,动物大多如此。而全力与疾病对抗,攻克一个个的难题,活的更长更好,是人类努力了很久才做到的,所以恢复健康是您的责任,请务必努力。如果非要说相信点什么,我相信自己认识的这些大夫,相信人类可以再进化,突破自我限制,相信人类有朝一日可以相互理解,人与人,乃至人与草木走兽,与天地山川,可以有所感应,有所理解。?不知算不算相信中医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