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人:高橘(化名)、孩子13岁
采访编辑:曹玲
1
数学家陈省身曾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攻第一”,当时被解读为:学生不用考分,考到95分就说明已经基本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为了最后几分,孩子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精力,这些精力不如用来学一些别的东西,扩展知识面。
我非常认同这个理念。一年级开学,我鼓励儿子不要做一个为了考分而斤斤计较的学霸。后来我发现是自己想多了,我儿子绝不会考分,他基本上是个学渣。
儿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我期待值逐渐降低的过程。不光是对学习成绩的期待越来越低,对他品行的期待也逐年降低。
孩子入学时刚赶上当地教改第一年,教委提倡减负,1~3年级不留作业、不考试。4年级开始考试,但考前老师会带着学生做一遍试卷,基本上大家都是95分以上。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就是各种玩,除了一个数学思维班,什么课外班都没上过。
我当时在一个外企工作,非常忙,经常出差,顾不上孩子。老师和家长隔三差五找我投诉,基本都是孩子淘气,不守纪律,比如上课时离开座位,或者和同学发生冲突,打了别的小朋友等等。有时候老师拖堂,他坐不住,就直接说:“老师,已经下课了。”这种不守纪律的行为会被老师扣2分。
有次开家长会,老师让家长们去看班里墙上挂的品行分排名表,表现最好的孩子有分,我儿子是-分。顿时,我觉得自尊被按在地上摩擦。
小孩子们的世界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一个总是被老师批评的孩子,在同学面前很难有尊严。他在班里没有朋友,虽然他人高马大不被欺负,但同学们嫌弃他,给他发作业就“啪”的一声扔桌子上。可能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了,他慢慢发展出一股无赖之气,“老子根本不在乎你们喜不喜欢我”。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太多投诉搞得我怒火中烧、心急如焚,手机一响我就紧张,害怕他在学校又做了什么违规违纪的事情遭到投诉。再加上工作又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开始无心恋战,直接辞职回家了。我希望能多看着他,陪他学习,改善他的纪律状况。他是学校里的troublemaker,我希望他不要再maketrouble。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我们一直在搏斗,我打他、骂他,把自己最丑陋不堪的一面全部展现在他的面前。每次发完脾气,我的心就像火在燃烧,生气、委屈、自责、愧疚、心疼……五味陈杂。
我能理解老师对我儿子的头疼和无奈,也能理解其他家长的嫌弃和担忧,但谁又能理解我呢?老师屡次认为,孩子顽劣不堪、不服管教是家长的责任。我巴不得自己是那种无条件宠溺孩子的家长,那样我和孩子都会好过一点。但事实上,他在学校挨了批评,回家还要挨骂。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儿子睡着之后,我坐在他的床头,在黑暗中默默流泪,祈求老天赦免我这个罪人。对于这样一个孩子,除了祈祷我没有任何办法。他把我逼成一个疯子,一个神经病,一个恶*的女人。我已经打过他了,我并不想跟他道歉,我恨他,我生气也是有理由的,因为他违反了规则。
2
儿子没上过什么课外班,我倒是上了不少,教育类的、心理类,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其中真正有用的一个课是教你如何接纳你的孩子。
接纳有治愈的效果,比如你有伤心事,你和朋友诉说,他并不需要用什么高明的话安慰你,只需要倾听、接纳你的情绪,你就有被理解、被安慰的感觉。
如果你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淘气、成绩不好的孩子,你必须接纳这个事实。你不是造物主,不能改变他,只能改变自己。
接纳需要自己先安静下来,静下心来等待改变的发生。但接纳并不等同于不管和放纵,你要在爱中进行管教。在怒气中管教是收不到效果的,孩子只能感到你在发泄愤怒。
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当你被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受控制。孩子经常被我揍哭,他说80%是因为伤心,20%是因为肉疼。
终于,在他五年级的时候,我带他去看了医生,被诊断为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表现为多动/冲动,有的是两种情况都有,我儿子是第二种。
我这才开始理解儿子。这一切不是他的错,多动症是生理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在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但朋友还要求他保持原来的速度走路,那么他是不想,还是不能?
其实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说过他有感统问题,但那时不严重,再加上幼儿园老师多孩子少,很少出什么岔子,所以我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他上大班的时候,我去欧洲进修,把他带到国外上了一年幼儿园。他在幼儿园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纪律问题,但我以为是跨文化不适应导致的行为问题,回国就好了。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只知道孩子纪律不好,但也没有特别重视,就以为是男孩淘气,直到后来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如果说我有错,那就是我的无知造成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确诊后,我加入了一个多动症孩子家长群,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大家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差不多,我们互相安慰、互相鼓励。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完美的多动症药物,很多家长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希望通过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改善孩子的状况。
对于这样的家长来说,孩子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的自我情绪控制非常重要。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是多动症很难接受,内心焦虑,一旦孩子出现什么异常举动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要求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但过程不太顺利,便开始发飙,试图用压迫式的方式来改善孩子的行为习惯。
明白这些之后,我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反复练习。生气时我会马上出门,到附近小公园走一走,尽快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我依然会生气,但是情绪从激动到平静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佛系了,一是了解了孩子,二是掌握了一些应对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脸皮越来越厚了。关于第三点,有时候老师告状说点什么,只要不危害其他同学的安全,我就尽量不批评他。
3
儿子现在在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中。学校规模小,压力没有那么大。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老师,你都能感到他们是真心关爱孩子的,不功利,很踏实。学校的很多观点我很赞同,比如家长不要着急给孩子报课外班,先掌握好课内知识,等初二下学期为中考加油的时候,再查漏补缺针对性地报课外班。
刚开学的时候,家长群里有人发中考招生简章,我专门留意了后面的中专部分。我们这里的中专还不错,还有阿里巴巴和学校联合培养的电商专业。我儿子喜欢做饭,我说不行咱们去中专学厨艺,再学好外语,出国上个烹饪学校。
在中国,对普通人来说,出路就是考大学。虽然说上中专可能也是条不错的路,但“可能”二字最要命,如果他学坏了怎么办?如果此路不通怎么办?试错成本谁来承担?
我觉得中国没有完全佛系的家长,我的“佛”全是被迫的。佛系的精髓在于理性,我知道我是什么材料,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然后我选择我的路。现在的育儿理论说,要教育出欲望和能力相匹配的孩子,然而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和他的能力相匹配?
在我帮他想退路的同时,他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最近一个学期,他的情绪控制、动作控制都进步了不少。研究表明,有一部分多动症的孩子会随着青春期大脑发育,行为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幸运。
前阵子期中考试,他的语数外三科考得都不错,尤其是语文作文得了高分,可能是因为结尾处引用了《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一句话:“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这是阅读给他带来的收获。他虽然缺点一大堆,但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喜欢看书。前段时间他读了一本畅销书,叫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主人公的父亲是名严格的摩门教徒,执拗、偏激,不让孩子上学,也不让家人就医。主人公在17岁时,终于走出大山,通过教育实现了自我。他很喜欢这个故事,推荐给我看。
他问我,主人公的爸爸有躁郁症,又那么极端,为什么她不反抗她的爸爸?我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个孩子是没有勇气、没有资本逃离这个家庭的,她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她可能认为世界本该如此。他点点头,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还去查了一些资料,了解了什么是躁郁症。
有时候我想,我的儿子,我那身经百战才长大的儿子,他的心胸比我宽阔,眼界比我宽广,承受力比我强大,我应该对他有信心。
我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我在等有那么一天,他不再需要我那么操心,我会继续工作,找到自己的位置。
4
你以为我已经苦尽甘来了吗?并没有,前两天我们还发生了冲突。我说,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了,你每天带一本练习册回来,我帮你复习,把错题掌握了。但是他每天都有各种理由不带练习册回来,就像中了邪一样反复和我顶嘴,问我凭什么?
凭什么?你说凭什么?
我没忍住,在他肩膀拍了一下。这算是打他了吧,他已经是一个1米75高的壮小伙了,真是打不动了。
谁知他跟我说:“虽然你经常打我骂我,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打我,我一件也想不起来了。”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知道,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方。
常爸说
听完这对母子之间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常爸唏嘘不已。这也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气急败坏,恨铁不成钢,其实可能恰恰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像故事里的这个孩子因为存在一定的发育障碍,很容易被旁人认为是不听话、淘气、甚至是愚笨,实际上,他们的大脑和正常人真的不太一样,而且他们很难控制自己。虽然也渴望遵守纪律,渴望完成作业,渴望得到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的认可,可很多事情他们真的没办法做得很好。
如果不理解他们,长久的误解就会导致他们产生挫败感、羞耻感,甚至抑郁,即便日后他们可能会随着发育而好转,但年幼时的感觉也可能会陪伴他们一生。
孩子是无辜的,只是这份来自上天的特别经历给了他们的父母们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而我们全社会对这些特殊儿童和家长要付出的理解和关爱,同样任重而道远。
扩展阅读:《我的孩子得了多动症吗?或者只是调皮好动?-北大六院曹庆久教授访谈实录》(戳蓝字查看详情)
1
END
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