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个人遭遇的痛苦障碍和困境,都是由孩童 [复制链接]

1#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本书叫《还我本来面目》。副标题是如何接纳自我和欣赏生命。

这本书是美国的赛安慈博士和台湾的吴至青博士他们夫妻俩共同完成。

这本书知识丰富,层次清楚,实用性非常强。在国内已经加印过十几次。

看了《还我本来面目》之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人?人体并不仅仅是我们通常认知的肉体,人体还包括很多层次的灵体。

如果我们只知道肉体是自己,不知道灵体的存在,那么许多身体与精神疾病便没法祛除,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没法解决。

《还我本来面目》向我们介绍了,我是谁?我们是如何忘记了我是谁的?我变成了谁?我该如何疗愈自己以及七大脉轮的功能。

任何生物都有人的肉眼看不到的灵体

我们必须知道:每个人都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有灵体。肉体和灵体并非毫不相干而是一个整体。

现代量子物理学已经能够证明,物体和非物质、有形和无形,都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或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样人既有肉眼可见的肉体,也有肉眼不可见的灵体。肉体是属于振动频率比较低的物质,灵体是属于振动频率比较高的能量。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灵体呢?人类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来感受外界的。每种感官可以觉察到的频率不一样。比如人的耳朵最高可达每秒钟2万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钟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范围内的频率,当振动频率在~赫兹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青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还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而这些我们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管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无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我们以为只是发生在肉体的各类疾病,其实主要来源自于灵体。灵体中的种种问题反映与传导到肉体,就演变成为我们可见可察的疾病(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灵体的结构、功能与状态。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的改善肉体的健康状态。

除了肉体次元之外,还有三个次元存在,他们并不是物质性的。

自性本体次元它是我们降临于人世的第1个次元,是我们生命的原创力。

它位于我们肚脐上方的体内。它不是我们用一般身体感官所能感知到的层次,我们无法看见它、触摸它,品尝它,听到它,甚至无法想象它。

自性本体次元能无边无际的散发光亮。这个光亮当中包含着我们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热情。愉悦、狂喜、恐惧、防御、羞愧等等。人的正念能够清除自信本体的障碍。

意念体次元它是由自性本体的创造出来的一条导管。意念体次元中的能量意识就是意念。

意念体导管连接灵性界和物质界。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识意念的重要性和它强大的疗愈效果。

意念体导管有三个重点,第一是位于头顶上方厘米处的个化点。第二是位于我们胸口上方的灵座点。第三是位于肚脐下方约三指处的丹田点。

能量体次元能量体次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能量场。现代某些特殊的照相技术已经可以拍摄到人体的能量场。

能量体次元里面收藏着你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你过去的历史,你的欢乐、痛苦,身体状况,情绪与心理状态等等。该次元包含7层能量体,分别是气体、情绪体、智性体、星芒体,气体模型体、天人体、因果体。

每个人遇到的痛苦、障碍和困境,绝大多数是由孩童时期的创伤造成的,并且每种创伤都是量身定制的。

根据作者的研究,我们每个人的痛苦、障碍、困境都来源于我们小时候的创伤。

当我们投生人世间,原来的残留的记忆就会全部遗忘。但遗忘并不代表消失。它还存在着我们的记忆深处。只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蓝图(剧本)。人生蓝图就是你投生人间需要完成的重大课题(考验)。这些重大课题,被安排或贯穿于你人生的方方面面,如工作、生活,学习,情感,婚姻,家庭等等。也可以说你童年时期经历(积累)的创伤模式会在长大之后不断的重现。

人生蓝图通过小时候的童年创伤体现。同时童年的创伤又是使我们忘记过去的一切之形式。

我们从完整的大我变成平凡的小我,从高振频的灵体变成粗重的肉体,为的就是积累经验,完成生命课题,实现自己的灵性成长与进化。

依据童年的创伤作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每个人的人格分成了5种类型。分别是,分裂型人格,口腔型人格,忍吞型人格、控制型人格、刻板型人格。书中从创伤、低层自我形象自我、防御模式、面具自我、高层自我、肉体特征、能量特征等方面对每种人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有一些案例分析。

我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各个人格的主要特征:

分裂型人格受伤时间最早为出生前至三个月。分裂性人格形成的创伤是因为需要不被满足。初到人间的胎儿,没有安全感。感觉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感觉自己不受欢迎。许多疗愈大师认为出生时的创伤对长大后个性的塑造要负至少50%的责任。

口腔型人格创伤发生的时间多半是母亲哺乳期间,或者说从出生后到一岁多。其创伤主要来源于未得到抚育和关爱。口腔型的人,他们总觉得生命有所匮乏,需要得不到满足,没人爱,不值得人疼。

忍吞型人格其创伤主要发生在8个月以后到一岁多。忍吞型的孩子在发展过程当中,最大的需要是自主独立。因为自立自主的要求没有得到重视和满足,所以形成童年创伤。

控制型人格其受伤的时间是在两三岁到五六岁,甚至更往后一点。控制性人格的创伤主要来源于恋父恋母情节。具有控制性人格的人没有安全感。经常体验到背叛带来的恐惧。他们很难信任别人。他们喜欢控制情境与他人。

刻板型人格其创伤发生在两岁多到六七岁之间,有的还可能延伸至青春期。刻板性人格的形成主要与童年期“性”的接触和经验有关。他们性的冲动多次、反复的被压抑,对阻断。刻板型的人喜欢批判别人,自我优越感比较强。他们擅长控制自我,他们将“性”与“爱”分得很清楚。

不同人格的人在肉体与能力体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人生课题也不一样。

我以自己为例子谈谈分裂型人格的详细特征。

童年时期我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父母亲偏爱弟弟,经常当众夸耀弟弟,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我内心的自卑以及对父母的憎恨。我感到不受欢迎与不被呵护。

很小的时候也常常受到无缘无故的惊吓,这又加深了我的恐惧。

小时候,身材比较削瘦,睡觉时脚底较凉,喜欢踮起脚走路。因为经常尿床,所以常常被同学、邻居嘲笑,也得不到家长与邻居们的欢迎。

我对家庭环境、生存环境不放心、不安心,不喜欢、不适应与陌生人(环境)接触,另一方面我又急切渴望得到家人、老师或亲朋好友的表扬、称赞。

在几个方面综合作用下,我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很少有孩童应有的开心、欢愉与欢笑,甚至产生逃离、分裂的感觉。

成年后,对待妻子不自觉地发出一种带刺的能量振动,特别在言语上经常带刺,话语中总是饱含讽刺、挖苦、鄙夷、嘲弄,这是一种分裂型人格的典型的“刺猬”式防御形式。目的是让别人注意到我的存在。

后来我又经历了一些灵魂命题,加上自己喜欢文字表达、喜欢思考,不擅长体力劳动,不善交际,再加上因缘和合的力量,所以慢慢地开始走上灵性探索与研究的道路。

从身体情况看,我的双颊、双眼、双脚均不对称。眼睛近视,夏天炎热时很容易长时间的头疼。

所以对照书中的特征描述,我应该属于分裂型人格。

分裂型人格的人生功课是,学习如何面对恐惧和内心深藏的恨意,让自己天生敏锐的灵性融入今生的物质世界中,将特有的创造力显现于肉体之上。

当然,作者也强调,每一种人格类型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没有绝对界限,有人甚至兼具几种人格的特性。

所有人格类型的产生都与我们的人生蓝图紧密相关,它是帮助我们觉醒的道具,是灵性进化的教材。所以请务必认清自己,务必懂得“我”所有的生命体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早日走向自性本体的“我”。

《还我本来面目》还着重讲解了7大脉轮的分类、作用、运行、疗愈等,内容详实,图文并茂。

我的感悟

无论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遇到什么,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怨天尤人、抱怨他人、满腹愤懑。因为人生蓝图决定了我们所要遇到的人、事、物,决定了我们需要承受的痛苦与折磨。正确看待这些,便是展开自我疗愈的第一步。

面对我们遭受的种种痛苦、压力、困苦等,首先需要正视它,不能逃避、回避或雪藏,你越是逃避,它越是反复发生,而且程度会加强。我们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直面它、认清它、接纳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减轻痛苦,改变命运。

所有痛苦都是我们回归自性本体、发掘人生目的的良机,烦恼即菩提。如果你能勇敢地问自己:“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的命运会是这样”并持续地向内寻找答案,努力回溯童年时期的创伤,你就已经走在了觉醒的道路上了。

爱自己是自我疗愈中最重要的途径与方式。爱自己不是指自私自利,而是指用最大的耐心、细心、诚心剖析自己的过去,看清自己的面具自我、心灵状态与防御模式,学会观照内心、触及深层内在,慢慢打开自己的心灵,积极释放负面信念,自己给自己解绑,然后逐渐找寻到自己的本体。

所有人都需要被发现、被关爱、被疗愈,包括你的父母、兄弟、好友、学生等,当你在积极自我疗愈的同时,你周围的所有人都会得到疗愈、净化与提升。

认真研读《还我本来面目》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东西,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清晰自我的人格类型、学会自我疗愈,找到自我的本来面目。

有需要能量疗愈咨询或服务的朋友,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