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m.39.net/pf/a_9125684.html心理卫生,又称心理健康,是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人们能形成健全人格和正常心理的过程,适应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不良行为模式,从而使心理、生理和社会生活处于完满状态。年,由斯惠特明确提出心理卫生一词。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适应环境和人格完整。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标准是:1有充分的适应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评价,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接触,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9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发展是有序进行的,早期的发展意义大于后期,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常见问题:(1)胎儿期和婴儿期:婴儿期是出生后1-3岁前。3岁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幼儿期:幼儿期在3-6、7岁之间。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3-7岁是人格、情感,意志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发展上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时达到顶峰。(3)儿童期,6,7-12岁,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情绪波动大,人格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健康常见问题。青少年期是11、12至18岁,是“第二反抗期”,充满矛盾和动荡,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兴趣、意志、社会适应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交往方式的形成是青少年期心理卫生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矛盾,性心理卫生也是重要课题。
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生理功能下降(出现更年期)、社会生活中的压力,人际关系复杂,追求事业发展,家庭和婚姻矛盾,是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障碍。
老年人心理的常见健康问题,认识老年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评价,进入老年期后,出现的各种变化,积极对待某些生理功能的减退,认可自己的优势和人生追求,注意保养身体,重视心理健康,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丰富精神生活,迈向自我实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