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烦恼的,莫过于孩子“不想学习”的问题。
小慕经常会听到身边的宝爸宝妈们抱怨自家孩子的学习状态:
“一写作业就走神,一听课就犯困,一玩手机就马上来精神。”
“每天上学*哭狼嚎,磨磨蹭蹭就是不想出门,能晚一分钟到校,绝不早一分钟出门。”
“不管咋说,孩子对学习就是十分反感,不知道该怎么说。”
……
这些问题让父母们头疼不已,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平时啥事也不让他们操心,只要他们专注学习就好了。可就这样,他们还是做不好,不愿做。
其实孩子学习困难,并不一定是自己不想学,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生病”了。
01
学习不好不一定是孩子“笨”
有可能是生病了
面对孩子学习困难的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共鸣,即使是孩子还没到上学年纪的新手爸妈,关于辅导孩子作业的新闻也应该看了不下十次。
什么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哭、气到崩溃锤桌子、气到手指痉挛成鸡爪、气到心梗发作需要住院,甚至还有爸妈被气的想要断绝亲子关系……
坐在随时要崩溃的学习桌旁,想必很多家长觉得病了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其实,真相可能恰恰相反。
去年,曾有一个关于“学习困难”门诊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体检,突然听到广播上说:“学习困难科某某某,过来接受检查。”
他看了眼大屏幕,发现确实有这个诊室。
这位父亲哭笑不得,表示要是自己小时候有这个诊室的话,也不至于当个学渣了。
其实“学习困难”门医院有,首都儿科研究所、医院、医院医院也都开设了,并且在近几年的寒暑假期间都极为火爆。
曾有一个家长看孩子的成绩一直下滑直到垫底,老师反馈孩子上课表现也是小动作不断、作业数字经常写错、上课回答问题常常语无伦次……
妈妈无奈下带孩子去了“学习困难”门诊检查,结果才发现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学习困难”。
有专家表示,孩子学习困难的患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国外报道患病率5%-15%,国内报道5%-10%,男女比例:4.3:1。
这意味着:个孩子里,可能有10个左右的孩子有学习困难的情况。
所以当你的孩子总是学不进去,不要再轻易给他贴上“笨蛋”、“就是不用心”的标签了,或许他们只是生病了而已。
02
如何判断孩子
是真的“学习困难”
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真、朱广荣等人的论文《北京市自我报告学习困难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定义,“学习困难”是指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障碍,包括语言使用、说话、书写等,使人在听、读、写或数学计算等活动中表现出不完整的能力。
有专家表示,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大概分为两种:
一种是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包括阅读、书写、数学障碍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孤独谱系障碍(自闭症)等。
另一种是存在一些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比如学校适应障碍、焦虑抑郁等,这些孩子在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的状态影响下,精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自信。
那该如何分清孩子是“学习困难”还是“不愿意好好学”?
有专家总结说,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医院就诊:
当孩子出现写作业费劲,阅读时经常读错,比如阅读时出现漏字、加字,读后不会归纳主题;
在书写时出现字写反、笔顺写错;
写作业时不会写或明显乱写,纠正后仍会写错;
学校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听不明白,虽然认真听课,但老师的提问不能回答,在老师引导、提醒下仍然不能作答等情况等。
03
“学习困难”的根源
不一定都在孩子,或许在父母
其实,有些孩子“学习困难”,原因并非是上述的两种类型。
曾有学习困难门诊的医生说,还有一部分前来就诊的孩子,实际上自身没有太大的困难,而是在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或不合适的学习环境影响下,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比如有的家庭给孩子安排的学习负担太重,没有运动和玩耍的时间;
有的父母长期贬低、辱骂孩子,导致孩子过早产生逆反心理不想学习;
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缺乏高质量的陪伴;
有的父母“牺牲式”教育,给孩子太多心理压力;
还有的家庭学习环境比较嘈杂,孩子很难安静地投入学习……
就这部分问题而言,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
所以不要一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就去质疑孩子的智商、用心程度,先想想我们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是否出现了问题,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最后,“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同理,“学习困难”门诊也不能一次性解决一切学习问题,把人从学渣秒变成学霸。
给孩子一个拥抱,给他一点力量和支撑,然后询问,“需要我做点什么吗?我很想帮帮你。”
或许反而会收获一个卸去压力、在学习道路上轻松向前的阳光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