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预约火爆,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据澎湃新闻报道,该门诊开设于年9月,至今一直很“抢手”,两年来接诊千余名小孩。医生回应称,门诊首先是帮家长理清楚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一部分孩子可以改善现状,也有“学渣”变“学霸”。
孩子学习困难,家长寻求专业医学帮助本无可厚非。从报道中不难发现,“学习困难”门诊是对孩子进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但人们过度迷信这一方法,就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将孩子“学习困难”视作一种“病症”,对其进行专门治疗是否完全科学?在药物效果有限的情况下,这会不会引起家长的过度恐慌,使儿童产生认知偏差?“学渣”变“学霸”的成功个案,是否值得家长们广泛推崇,又是否会制造新的教育焦虑?而家庭教育究竟该如何接住一个“偏离标准”的孩子?
学生学习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在教育心理学中,一般将特殊需要儿童分为超常儿童、智力落后儿童、感官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等几类,其中后4种儿童,都属于“学习困难”的潜在群体。此外,外在环境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学习困难,比如学校环境太紧张造成的“适应障碍”,社会竞争环境太激烈造成的“焦虑抑郁”,家庭矛盾太尖锐造成的“亲子冲突”……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让孩子的学习“偏离标准”。
因为原因的复杂和多样,学习困难不应该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病症”,自然也不会有所谓的“万能药”,家长大可不必视挂号问诊为“救命稻草”,企图一劳永逸,让孩子完成学业逆袭。以“多动症”儿童为例,他们主要存在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和自控力差等特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予儿童充分的关心,对过剩的精力进行合理引导,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让孩子的生活更有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其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显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家长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足够的耐心。
“来到学习困难门诊就诊的孩子之中,还有大约三分之一存在一些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比如‘学校适应障碍’‘焦虑抑郁’等。”医生表示,尤其在中学阶段来就诊的孩子情绪问题的比例很高,孩子在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的状态影响下,导致精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自信,对学习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
“很多孩子受到情绪问题和学习退步的双重打击后,甚至会沉迷网络,对学习丧失兴趣,和大人对抗,被家长、老师误解为‘青春期叛逆’。”医生说。
面对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医生通常会进行综合治疗,动员孩子的家庭、学校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再配合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让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重回正轨。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学习困难的孩子,实际上孩子自身没有太大的困难,而是在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或不合适的学习环境影响下,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医生说。
比如有的家庭给孩子安排的学习负担太重,没有运动和玩耍的时间;有的家庭更换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孩子对新的辅导方式不太适应;还有的家庭学习环境比较嘈杂,孩子很难安静地投入学习。
中华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处邓老师认为,从医疗层面来说,“学习困难”门诊的目的不是为提高孩子成绩,那是学校要做的事,医生关心的是学习困难背后的原因,治疗孩子的疾病,减轻孩子的压力。作为家长,需要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也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状态。如果家长自身陷入打鸡血式教育陷阱和教育“*备竞赛”,那么,不论是“学习困难”门诊还是所谓的“聪明药”,都不能缓解家长内心的学习内耗。家长应该多反省一下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和孩子多沟通,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0人点赞
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