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disease/a_5972953.html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新闻。
深圳的林先生多年来被肺炎所困扰,肺炎总是反复发作。
在近期的一次支气管镜检查中,发现病因竟然来自一枚20年前的哨子!
原来,在林先生6岁时,曾不小心吞下了一枚口哨。
但这个6岁的孩子却因为害怕被父母责骂,所以没有告诉父母,这个事情因此隐瞒了20年。
一个人身体里藏着一枚口哨,为此百般受病痛折磨,仅仅只是因为害怕被父母责骂。
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在心理学上,一般来说心理学家将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
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家庭中,父母会控制儿童的一切,他们会在子女的教育中占支配地位,表现得非常的强势。
“你必须这么做”是他们常用的教导方式。
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般容易形成依赖、懦弱等种种消极的人格特征,甚至为了逃避父母指责,他们会有撒谎这种不诚实的行为。
大胆揣测,或许这位林先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就是这种类型。
放纵型
这种孩子可以说是“泡在蜜罐子里”,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
这种教养方式令我想起了之前网络上看到的一个新闻报道。
一个年轻女孩去遛狗,遇到了一对母子,年幼的小男孩用棍子和石头打这个女孩养的狗,女孩子十分生气,要求他道歉。
谁知道孩子的母亲立刻拦在了男孩前边,说:“为什么要道歉,这只是只狗!”
诸如此类,孩子做错了事,第一反应不是教育或弥补他人损失,而是为了维护孩子“据理力争”地说:“他还只是个孩子!”
可想而知,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性格多为任性且幼稚、自私、无理等,并且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独立性也会很差。
民主型
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更像是一对“朋友”,家庭气氛整体平等和睦。
父母会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同时也会给孩子一些正向的、积极的引导。
不言而喻,这种类型的家庭长大的孩子,积极的特质也会更多,比如独立性强、讲礼貌、能和他人合作等,也较少发生行为问题。
另外在教育心理学中,还有一种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的。
她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前三种也是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基本内涵也差不多。
此外她还补充了另外一种家庭教养方式,也就是忽视型。
忽视型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人自我调侃自己是被父母“放养”的,这当然有一部分开玩笑的成分。
但忽视型的的确确就是被父母“放养”了。
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并不太关心,他们既不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和期待,也并不会表达什么关心和爱护。
好似只是提供一下食物和住处保证孩子不会饿死或冻死就可以了。
孩子需要的精神上的支持在这类父母这里是得不到的。
显而易见,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障碍。
他们的适应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也不行。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既不能像权威型一样只会发号施令,不在意孩子感受,也不能过于溺爱孩子,更不能对其不闻不问。
真正的爱,不是一味放纵,真正的教育,也并非不近人情。
只有严慈相济、宽严有度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