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渴望母爱的女孩一例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案 [复制链接]

1#
后台回复:案例,免费领取来访者寻求咨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考上的大学与未曾一起生活过的妈妈在同一座城市,交集增多,随之与妈妈冲突也多了,同时进入大学后,因为交不到知心朋友,深感孤独,导致情绪不良。近一个多月,出现睡眠不好,早醒等状况。综合来看,评估为复杂性发展性创伤,来访者经过36次咨询,咨询目标基本达到。个案基本情况1.1来访者基本情况来访者小Q,女,汉族,20岁,现为某高校大三在校学生,小Q面容清秀,较瘦,长发扎马尾,着装干净得体,举止礼貌,表达清晰,逻辑较连贯。自述跟朋友无法深交,深感孤独,怀疑自己有社交障碍,希望能得到帮助。来访者无心理咨询求助经历,无精神科治疗经历。1.2家庭情况及重要生活事件1.2.1家庭背景小Q来自南方农村,独生女,自小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初三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未再婚。1.2.2个人成长经历婴幼期(0-6岁)小Q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老家,被母乳喂养到1岁,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回家也常争吵打架,后父母分居,母亲回到另一个城市的娘家,再没回来。父亲去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童年期(6-12岁)童年常被同学欺负,小学每年寒暑假小Q会独自坐车去与母亲待一到两周,但相处并不愉快。青春期(13-18岁)初中起住校,小Q初三时,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高一因为学习成绩下滑希望寻求安慰却受到妈妈嘲讽,感到失望和愤怒,从此除了要生活费,很少联系妈妈。青年期(18-20岁)小Q考上了母亲生活城市的一所重点高校。与母亲的接触多起来,看不惯母亲的行为方式,在家都是独自待在自己房间,与家人很少讲话。在大学里小Q也未结到交知心朋友,感觉孤独。心理评估与诊断2.1评估2.1.1量表评估小Q入学后,参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的新生心理普测,做了SCL-90、UPI、16PF的心理测评。测评结果如下:图1测评结果显示小Q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均较高,阳性症状均分3.21。强迫症状的高因子分显示来访者可能具有一些强迫的症状,性格刻板,追求完美。人际关系敏感的高因子分显示小Q个人存在不自在感与自卑感,人际交往范围比较狭窄。抑郁和焦虑因子分高,显示有明显的抑郁苦闷的情感和心境,并伴有强烈的焦虑。精神病性的高因子分,因为小Q不是精神病,所以表明小Q也许有自责倾向,还可能有孤独感。图2中,小Q的UPI测试总分27分,25题(想轻生)得分为0,表明无自杀念头,但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患有各类神经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严重的神经衰弱等),心理矛盾冲突激烈。图3测试结果显示小Q倾向于生硬、多疑、离群。倾向于自我内疚,常烦恼自扰,甚至沮丧悲观,感到不如人,有时缺乏生活勇气,时有自罪感。综合分析测评结果,可以看出小Q有较强的抑郁和焦虑方面的症状,人际交往困难,但没有迹象表明小Q有心境或焦虑障碍。2.1.2咨询评估小Q主动求助,改变的愿望较强,体验到适度的内疚感,清晰描述自己的感受,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会主动查阅书籍寻求困扰的解决。综合考虑,小Q较适合做精神动力性咨询。小Q人际关系困扰与她早年形成的不安全型的依恋有很大相关。(1)“失去母亲的爱”一岁多父母留下小Q外出打工,两三年才回来一次,内心对父母爱的渴望得不到满足,“被忽视”的感觉让小Q情感上非常抑郁。父母分居后,母亲不再看望小Q,这让小Q觉得她被“抛弃”了。每次假期与母亲短暂相聚就意味着长久的分离,母女关系不连续,不稳定。(2)“我不好”与“这个世界不安全”感觉的形成父母常争吵打架使小Q认为自己是父母生活不愉快的原因。常感孤独和恐惧,让她无法发展出基本的信任和安全型依恋。小时候常被欺负让小Q认为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不安全的,让她敏感内向努。(3)“贫穷与羞耻感”贫穷的家境让小Q常感羞耻和低自尊。压抑对母爱的渴望,用要生活费这种自感屈辱的方式保持与母亲的关系,强化了她的抑郁。获得母爱和认可是小Q潜意识里强烈的需求,但从小“被忽视,被抛弃、被欺负”的恐惧深藏心底,让她安全感和信任感严重缺失,从而形成回避型的依恋模式,不能很好的发展较为亲密的人际关系。2.1.3防御机制可以看出,小Q的防御机制主要以升华、理智化、隔离、反向形成、投射等防御机制为主。例如:升华:小Q拥有许多基于压抑的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她酷爱读书,学业成绩优秀,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些都使其焦虑和怨恨得到升华。理智化:小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