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要的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园丁与木匠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347857.html

本文摘自:《园丁与木匠》

作者:[美]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Gopnik)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导读

上一期《园丁与木匠》,主要探索了一个“园丁型”的父母是怎样的?为何童年期的玩耍对儿童来说如此重要?以及父母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点击阅读)

本期我们着重探讨关于6岁以后的儿童,也就是学龄期儿童在学习以及发展的议题,学校教育和学习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对于学龄儿童,重要的学习是在课外?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

cinian

艾莉森·高普尼克

(AlisonGopnik)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哲学系的客座教授。

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

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

对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人比她更了解。

著有《园丁与木匠》《孩子如何思考》

《宝宝也是哲学家》等书籍

01

六岁以后,

孩子从“探索式学习”变成“掌握式学习”

▲图片来源:ins:junheesung_nuj

6岁孩子的学习方式与年幼的孩子截然不同。从6岁到青春期的这段时期与更早的婴儿时期和童年早期一样非常不同。从狂野、疯狂、富有诗意的学龄前儿童,到心智健全、头脑清醒的七、八岁儿童,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地球上可能没有比你8岁的孩子更理智、更清醒的生物了。

学龄孩子的工作则是开始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成年人。他们的进化目标是实践和掌握自身文化中的特殊技能,尤其是社交技能,而在此期间,他们仍在成人看护的安全范围内。

学龄孩子热衷于“掌握式学习”(mastery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探索式学习”(discoverylearning)。掌握式学习是关于运用已知的,而不是关于探索新知的。

在掌握式学习中,你学到的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把你已经学过的东西变成第二天性。你对一个老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得如此之多,以至于你甚至不需要去想它,这让你可以毫不费力且快速、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技能。

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权衡。孩子有时比成年人更容易学到新东西,同样,学龄前的孩子在某些种类的学习上比学龄孩子更擅长。特别是在学龄阶段,孩子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和自动化,他们的行为也变得更加有效。但正因为这样,他们也变得更难以改变。

在某种意义上,掌握式学习与其说是让人变得更聪明,不如说是让人变得更愚蠢。我们可以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动甚至是无意识的程序。这就解放了我们的专注力,以及对新发现的思考。

婴幼儿会注意到任何有趣和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因此而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习越来越多地指向特定的目标。掌握式学习需要一种可控制的专注力,而这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02

更广泛的注意力,也是个好事

▲图片来源:ins:junheesung_nuj

学校教育和学习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从出生时起,孩子们就有各种各样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长处和短处,即使成长在同一个家庭里也是如此。

如果你认为学校是专为培养具有特定特征的孩子而设计的机构,那么可变性就是一个缺点,而不是优点。事实上,在最坏的情况下,可变性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疾病。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孩子会被视为生病了、有缺陷或有残疾。这种“疾病”模式非常普遍,因为许多在学校被视为最重要的技能与大多数孩子天生的能力和倾向相去甚远。

特别是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狭窄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教室里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说的话上,并且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