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年,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自01年1月起,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及障碍改造专项活动。在这期间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无障碍”改造范围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家主流网站,以及43个高频使用的app。“适老化”成为了这半年期间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
国家为什么要推行适老化?除了已知的放大字号、放大图标之外,怎么的设计可以帮助老龄化人口与互联网的无障碍沟通,使得互联网的边缘人群老年人能够融入科技生活?文章从适老化的概念、老年人面临身体机能退化、记忆退化、行动特点等问题,讨论适老化产品应该从什么方面开始入手?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条规定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而适老化的设计针对的就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近几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增长、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同时生育率也在下降。年到年,中国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总数从6.11下降至1.66,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
另一方面,相对应的我国的互联网使用人群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截止00年1月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国民规模达到9.86亿。我国5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由00年3月的16.9%提升至6.3%,其中60以上的老年人占比11.%,约1亿左右。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显示,有65%的老年人在社交类、新闻资讯类、网购消费类应用都有很活跃的使用数据。其中社交类应用,包括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