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年版)
第八章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
第四节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AD)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居丧、离婚、失业、搬迁、转学、患重病、退休等。
一、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适应障碍的症状包括:①焦虑和抑郁情绪:轻度的情绪低落、无望沮丧、悲伤、哭泣等,焦虑紧张,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心悸气短,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②品行问题:青少年常见,打架斗殴、危险驾驶、物质滥用,往往还会出现盗窃、破坏财产或逃学逃课,可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③上述症状混合存在:如焦虑、抑郁、做事依赖和矛盾性、无故发脾气、行为紊乱等。
(二)临床评估
由于应激源、负性情绪和功能失调在诊断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目前适应障碍主要是基于临床访谈和评估。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ICD-10界定适应障碍的起病时间在应激后的1个月内,而DSM-5规定在应激生活事件后约3个月内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适应障碍的诊断要点如下: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
2.患者病前具有易感人格基础,生活事件发生前精神状态正常,既往无精神病史,但社会适应能力差。
3.表现为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以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或躯体不适症状。
4.社会功能受损。
5.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二)鉴别诊断
适应障碍需要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或其他应激相关障碍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相鉴别。适应障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一般较轻,且脱离应激环境后其症状减轻或缓解。患躯体疾病后也可出现适应障碍,但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呈正相关,但其症状大多围绕躯体疾病的现实问题。另外从病程、发作特点可加以鉴别。
三、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
采用心理治疗措施,减少或脱离应激源是适应障碍的治疗原则,必要时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
(一)心理治疗
一般来说,适应障碍是对应激生活事件的过度反应,并损害日常功能或学习生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治疗应有助于患者认识和理解应激源背后的含义,即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应激源,减轻症状,培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压力的能力(表8-4)。
(二)药物治疗
适应障碍一般不首选药物治疗,但针对某些特定的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造成患者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可酌情采用药物对症治疗,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
曲唑酮(50~mg/d)可有效改善睡眠、焦虑及抑郁症状。严重的抑郁情绪影响功能时可酌情考虑SSRI治疗。
(三)自我调节治疗
无论是离婚、失业、职业变迁还是重大疾病等,自我调节治疗都有助于提高自信,应对压力。支持小组提供一个表达并处理自己感受和经历的平台,有助于获取额外的应对方法。此外,自助手册和基于网络的自助干预也是有益的。养成健康的生活节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有趣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写日记、肌肉和呼吸放松练习、冥想等。
四、疾病管理
初高中学生、大学新生、新兵、退休人群、重大疾病和致残性疾病人群易发生适应障碍。在小学、中学、大学均应设置心理课程,以增加人际沟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设置新兵心理和体能性训练,教授部队的生活节律和方式。在社区设置健康讲堂,帮助退休、离岗人员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丰富退休生活,帮助其再社会化。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