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壹心意丨案例情景促进ldquo社交 [复制链接]

1#

“壹心意”系列成果之心理案例情景剧第二期又与大家见面了,本期案例主题是“社交恢复”。一起来看看这期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案例

2

社交恢复

01

背景介绍

养护员洪星星(化名),男,未婚,出生于年5月10日,高中文化,精神残疾二级,于年5月11日入住托管中心。

02

既往病史

洪星星21岁确诊为精神分裂,由于性格的原因,自幼不擅处理人际关系。发病30多年来,先后十余次入医院治疗。经过长期药物治疗,目前洪星星已经处于病情稳定期,康复训练以社交功能恢复为主。

03

场景再现

当在日常康复活动中,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先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04

本期点评

濮凤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教育学硕士

积极心理学指导师

案例中,洪星星由于患病,社交功能一直不佳,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康复老师因洪星星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与其他养护员发生矛盾,不探究竟就随意“贴标签”,简单做评判,认为其不懂团结友爱,不适合社团,甚至应该退出团体,这就不仅严重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更让他丧失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妨碍了他社交功能的恢复。

那么,该怎样引导洪星星尽可能地适应人际关系,帮助他融入集体,促进其社交功能的恢复呢?让我们看看接下来的做法:

正确做法

专家总结

01

帮助澄清

本案例中,康复老师询问患者“是不是感到伤心,甚至生气?”采用的是澄清的心理技术,目的是引导患者把自己不甚明了的情绪,模糊不清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自我觉察,并探索情绪产生的原因(即内心的想法),为下一步针对性心理辅导做铺垫。

02

评估“效用”

遵循焦点解决技术中“有效继续,无效求变”的原则,康复老师引导患者评估“生气打人”这个行动后的感受和效用,在让他确认“心情还是不太好”,即行动无效后,试着鼓励患者换一种反应策略,直到他的体验有所改善,形成自己的优势例外,且反复强化为有效的社交策略。

03

情景训练

对于社交存在一定困难的残疾人,可以通过情景“重现”进行特定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如专题的心理团辅,或如本案例中的角色扮演,康复老师做示范,鼓励洪星星先表达感受和想法,在一轮互动交流后再做反应,这就有效避免了该类群体容易出现的草率定论和归因偏差,促进了社交恢复。

小知识?大长进

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已经被国内外大量证实研究证明其有效性,更被称为“神奇的圈圈”。

它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互相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主要适用于:

1.解决浅层的认知、情感、行为障碍。

2.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形成自信等品质。

3.改善情感体验,如焦虑、恐惧、孤独、情绪自控力差、不善表达情感等。

4.发展适应行为。

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

专家团队

总编导

壹心意团队濮凤颖叶茵

顾问专家

医院刘健邱丽芳

南京大学陈昌凯

案例表演

市托管中心楼高峰王梅芳

王彩红

案例采集

壹心意团队叶茵*素纷

-本案例由托管中心提供-

往期回顾

壹心意丨案例情景①:服务“被害妄想”,有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

壹心意丨自编表情操:让你精准看懂基本情绪

壹心绽放“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