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席居哲等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 [复制链接]

1#

本期精彩回顾

新刊速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第6期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开订啦!特稿阎光才:大学本科的教与学:理论与经验、理念与证据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高德胜: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卜玉华,钟程:课堂空间中儿童形象的产生机制:权力抑或教育?孙妍妍等

面向学习者画像的评估工具设计:中小学生“学会学习”能力问卷构建与验证研究邵发仙等:课堂论证话语的序贯分析:小学生的科学推理郅庭瑾,陈纯槿: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视角

高等教育

李晶,刘晖: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解构与重构

*等: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研究

教师队伍建设

*斌等:货币性激励能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意愿吗?——基于7省市所学校的调查数据

尹坚勤等:情绪劳动对幼儿园教师的意义:一项定量研究

教育法治

朱洪洋:隐念与执行者:教育*策执行研究新进路

骈茂林:教育改革中的跨部门协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席居哲,叶杨,左志宏,彭雅楠

摘要: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在西方学界的影响日盛,并对我国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国际上,积极教育的落实从类似PRP项目和施特拉斯港项目到吉朗文法学校的系统实践正稳步向前。我国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整体上呈现良好态势,然仍缺乏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积极教育操作实践框架。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于国内学校实践,其要点宜集中于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三大支柱,从理论出发落到实处,以人为本;积极心理学学校实践的策略则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